雙橋鎮地處丹棱縣城西17公里,是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彭端淑的故鄉,為學精神的發源地。全鎮幅員面積89.57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02個村民小組,8968戶,3.2萬人。全年共計出生421人,死亡26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4.5%,自然增長率4.45‰。
【農業發展】大力實施以水果、蠶桑、竹木原料林、茶葉為主的“一鎮四品”工程,整合全鎮專合組織資源,組建產業聯合黨支部。堅持“大園區 小業主”的發展模式,建立“公司+黨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鏈,形成品種、管理、回收、包裝、銷售“五統一”運行模式。2014年,全鎮水果總產達到3萬噸,人均純收入增加1500元,到達11590元,比去年增長15%;人均純收入總額達到10300萬元;農業經濟總收入達到93900萬元。
【旅游】域內擁有“桂香閣”、“千佛寺”、“鄭山摩崖石刻”等三處古跡,各類佛像3000余尊。全域生態化、全域產業化、全域景觀化、全域接待化的梅灣湖風景區,一年四季湖面煙波、輕舟蕩漾,花果飄香,綠樹成蔭,三月桃花紅,鮮橙汁更濃;四月橙花香,踏春樂逍遙;六月蜜桃熟,庭院鬧斜陽;夏時煩暑熱,湖上好納涼;八月摘葡萄,悠閑樂淘淘;冬月摘鮮果,親朋皆品嘗。2014年,建設完成以20畝荷塘月色為中心的龍埂新農村綜合體;梅灣村吸引游客30.6萬人次,旅游創入1.84億元。
【社會事業】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利用“大雅新農民·快樂新農村”百姓樂藝術團廣為弘揚為學、嗩吶、牛兒燈等傳統文化;民政殘聯成效顯著,低保五保應保盡保,中隆敬老院設備完善,量體裁衣個性化服務到每位殘疾人;加強與名校合作,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為雙橋學子走進名校鋪路搭橋。黨委政府牽頭主動與成都石室中學對接,達成雙橋中學與成都石室中學教-姻,實現師資共享、學生交換互動。
聯系電話:(028)37282050
清代著名文學家及教育家彭端權、史學家彭遵泗、詩人彭肇洙生于雙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