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距古河鎮4.5公里、長寧縣城16.5公里。幸福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375戶、1114人。
幸福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旅游產業發展,引資建成了七洞溝風景區,群眾圍繞旅游產業,大力發展水果種植、家禽養殖,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綠色發展得到普遍應用,生產水平居于前列,村民生活品質有明顯改善和提高,村民之間關系融洽,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幸福村常態化開展了文明家庭、美麗家園、星級農戶等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家風家訓、道德講堂等主題活動,評選了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家庭、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鄰居、好少年等典型代表,形成了文明活動創建好的氛圍。幸福村村風民風淳樸,鄰里友善和睦,村民誠實守信,尊老愛幼,行為習慣良好,崇尚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好人好事蔚然成風,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形成了民風淳樸風尚好的氛圍。
幸福村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院壩、文化廣場,完善了農村書屋、留守兒童之家等文化陣地,有文化能人和文藝骨干,常態化開展了文藝表演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形成了文化活動開展好的氛圍。全村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深入挖掘重陽節等中華傳統節日內涵,以節日為載體,在不同的節日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的傳統文化活動,如清明節,大力宣揚通過對逝者的追思,繼承和發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已形成了優良傳統傳承好的氛圍。
全村嚴格遵循鄉鎮、鄉村規劃,結合旅游發展,大興農家樂、農家庭院建設。全村硬化道路通社、硬化便民道通戶,村莊綠化、家庭美化效果明顯,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存良好,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已形成了生態宜居環境好。幸福村調委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完善,有常年法律顧問,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扎實開展,普法教育經常進行,村規民約不斷完善并得到很好地執行,村民法制意識強,社會治安好,多年來無刑事案件、“黃,毒”案件和-、非法宗教活動,已形成了鄉村法治建設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