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景帝六年(前151),置江陽縣。
后升為江陽郡,開郡縣同治始。
南朝梁大同年間置瀘州。
隋大業元年(605),江陽縣改名瀘川縣。
元至元二十年(1283),撤銷瀘川縣,開轄地由瀘州通管之始。
明洪武六年(1373),瀘州升直隸州。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稱川南永寧道為下川南道,縣境屬四川省下川南道瀘州直隸州。
1912年,瀘州直隸四川軍政府。
1913年,改置瀘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
1914年,下川南道改稱永寧道,瀘縣屬永寧道。
1950年7月,瀘縣分置市縣,劃瀘縣城區及部分郊區設置瀘州市,自此瀘縣有縣無城。
1960年7月1日,瀘縣屬宜賓專區專署管轄。
1983年3月3日,瀘州市升為省轄市,實行市帶縣新體制,自此瀘縣隸屬瀘州市管轄至今。
1995年12月24日,瀘縣政府由原市中區小市鎮新街子遷至福集鎮。
2006年3月1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瀘縣部分鎮行政區劃調整后,轄19個鎮。
2014年,瀘縣轄19個鎮、1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