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實行里甲制,城外劃為4鄉,現鄉境域為永平鄉屬。
1918年實行區村制,全縣劃為4個行政區,羊頭崖為二區,區公所駐羊頭崖(后移至蘆家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仍實行區村制,鄉村區劃屢有變更。
1949年全縣劃分為10個區,鄉境屬一區。
1950年調整為7個區,屬二區,區公所駐羊頭崖。
1952年10月,區下設鄉,二區下設羊頭崖、草莊、韓贈、賈豹、昌村、新南洼、白云、庫韓、河澗洼、張韓河10鄉。
1955年區制撤銷,小鄉劃為大鄉,境域分屬白云、羊頭崖、庫韓、昌村轄,其中羊頭崖為基點鄉。
1958年鄉制撤銷,以基點鄉為基礎,建立人民公社,羊頭崖鄉改為羊頭崖公社。
1961年公社建制縮小,成立白云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制,羊頭崖公社改為羊頭崖鄉,白云公社改為白云鄉。
2001年白云鄉與羊頭崖鄉合并為羊頭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