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位置及區位條件
劉家堡村隸屬祁縣西六支鄉,村莊總面積1617畝,建筑面積183畝.北與塔寺村接壤,南與西六支村相連,西與高村相靠,東與馬家堡村相鄰,交通比較便利。108國道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二.自然資源利用與評價
劉家堡村四季變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分,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9.9℃,年平均日照時數26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無霜期172天,大田作物一年一熟,農業基礎設施良好。村莊地形相對平坦。
三.社會經濟資源
(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劉家堡村是一個農業大村,以玉米、小麥為主要農作物。劉家堡村有人口424人,農戶123戶,耕地488多畝。農村總產值1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約為3066元,農業收入30萬元,商業收入10萬元,養殖業收入50萬元。
(二)科技生產力水平
劉家堡村在農業生產上,小麥、玉米普及了優質品種,該村的科技生產力水平相對提高,在全縣處于中上游水平。
四.村莊建設現狀與人居環境
1.村莊布局
現狀劉家堡村用地布局比較規整,道路網絡采用的是規整的方格網形態。用地性質比較簡單。
2.建筑質量
劉家堡村住宅基本以磚木結構為主,布局較為整齊,住宅建筑質量相對較好,整體風貌較為一致。
3.環境衛生
現狀劉家堡村環境質量較好,垃圾集體統一清理,環境治理有待加強。
4.道路與市政
劉家堡村道路網暢通,交通十分便利。
5.公共服務設施
現狀劉家堡村村委會在村中心,用地面積15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平方米;商店分布在村內,用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平方米。
五.農村組織、民主、法制建設
該村組織機構健全,設有黨支部、村委會、治安聯防組、民兵連、婦聯會、團支部、司法民調等機構,各部門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民主法制建設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健全民主法制建設,劉家堡村村委會經過研究,制定了以下村規民約:
1.認真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全面實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
2.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導農民學法、知法、懂法,充分發揮民事調解組織作用,把民事糾紛調解在萌芽狀態之中,使村民之間團結、和諧、共同發展;加強農村社會治安,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構建農村治安防防控制體系,開展創建“平安鄉村”、“和諧鄉村”活動。
3.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快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新型農民。
六.發展優勢和制約因素
(一)發展優勢
1.資源優勢
該區域地勢平坦,熱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發展種植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還應該大力發展養殖業,積極發展商業及服務業。
2.基礎優勢
該區域農業基礎條件較好,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高,農耕歷史文化悠久,農民積極性較高,具備發展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人力基礎和文化氛圍。
3.組織領導優勢
村內基層組織健全,領導班子團結穩定,開拓進取,積極為民辦實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