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峁鎮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和沿黃土石山區,鎮域總面積272.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81個自然村,戶籍人口7292戶18282人,常住人口1416戶2419人(2022年底),耕地面積5.1萬畝,退耕還林地1.3512萬畝,公益林11.0377萬畝,2022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1.12萬元增長到1.64萬元。全鎮有黨支部19個,鎮區機關單位齊全。
(一)沙峁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北距神木市區41公里,東至興縣新建高速22公里、南至沿黃公路15公里,神盤路、沙賀路穿鎮而過,可謂神木市南大門、中南部鄉鎮交通樞紐。與馬鎮、賀川、迎賓路街道辦、欄桿堡4鎮辦相鄰,接壤地帶都有互通通村道路相接。具備了在鎮區建立中南部鄉鎮農資農產品集散地的立地條件。
(二)沙峁鎮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屬晉綏邊區和陜甘寧邊區交融過渡地帶,是神府紅軍發源地。現有王家莊晉綏公安總局、王蒼塔河防司令部、閆家堡晉綏邊區紡織廠、中共神木南鄉區委、沙峁革命烈士紀念塔、呼家莊晉綏黨校蘇維埃第二次參議會議舊址等眾多革命舊址,近年來新建有王后洼神府紅軍紀念館、軍隊好媽媽王補梅故居、菜園溝十八烈士慘案紀念碑等,特別是王兆相等老一輩戰斗英雄故事流傳甚廣。具備了發展紅色文化旅游業及建立紅色文化培訓教育中心的基礎條件。
(三)沙峁鎮特色旅游資源潛力較大。有獨具特色的高原窟野河大峽谷及黃土丘陵區向沿黃土石山區過渡的獨特自然風貌,有始建于唐明清時期的宗教文化寺廟等多處古跡:有飛云山、山坡寺、洪教寺、北云山等較大廟群。有抵御回民叛亂、邊疆戰爭的古石頭寨子11處,同時近年新建有菜園溝民俗文化農耕博物館,完美呈現了黃河流域土石山區和黃土丘陵區農民淳樸的民風、特定的風土民情以及生活習慣,這些資源是發展寫生、攝影戶外運動等特色旅游的優良資源。
辦公地址:神木市沙峁鎮王蒼塔村
辦公電話:0912-85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