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屬楚巴,秦屬西城縣,西漢長利縣,東漢屬钖縣,西晉太康四年(283年)置上廉縣,屬上廉郡,南宋撤銷,齊復設,梁天監二年(503年)更名為吉陽縣(行政機構在今湖北省竹山縣),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改為吉安縣,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治遷西城(今安康)。
宋熙寧六年(1073年)降為鎮,轄地入西城縣;元祐二年(1087年)復制,屬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今石牛河口復制,先屬大寧州(今重慶市巫溪縣),洪武五年(1372年)遷女媧山西灌河口(今后灣),改屬金州。
萬歷十一年(1583年)屬興安州。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屬興安府,嘉慶七年(1802年)縣治自灌河口移至白土關即今址。
1913年屬漢中道,1936年屬陜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撤銷保甲舊制,建立縣人民政府,屬安康分區。
1950年1月,屬安康專區。
1953年7月,將秋坪區的曾家、茅坪、洪石、聯合、洪陽5鄉劃歸鎮坪縣。
1956年,平利縣將八仙區豐金鄉劃歸嵐皋縣,嵐皋縣將花里區金雞鄉劃歸平利。
1958年11月,鎮坪縣并入平利縣。
1963年4月,恢復鎮坪縣,遂將所屬4社、15個管理區劃出。
1969年屬安康地區。
2000年12月屬安康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