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駒寨街道辦事處位于商洛市以東40公里的丹鳳縣城。東與本縣鐵峪鋪、花瓶兩鎮接壤,南連寺坪、竹林關鎮,西鄰商鎮、北接蔡川、庾嶺、巒莊三鎮,街道辦駐地鳳麓社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龍駒寨自古為南接吳楚、北通秦晉的水旱碼頭,交通重鎮。清乾隆年間,曾設州國衙門,民國初設商縣縣佑,駐龍駒寨;1946年,設陜西省第四行政督查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龍駒寨辦事處,1949年6月1日,龍駒解放,成立丹鳳縣;1958年9月公社化,建立龍駒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稱龍駒鎮,1997年5月機構改革,將原風冠區公所及其所轄的河南、西河兩鄉并入龍駒寨鎮;2001年11月原涌峪鄉撤銷建制并入龍駒寨鎮;2015年5月機構改革,原月日、資峪兩鎮并入龍駒寨鎮,更名為龍駒寨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下轄24個行政村15個社區,389個村(居)民小組19213戶,98000余人,總面積達460平方公里。
龍駒寨街道辦山川兼有,城鄉并存,境內資源種類繁多。城區沿丹江兩岸盛產小麥、玉米、稻谷等;川塬及淺山地帶有核桃、柿子、桃、杏等水雜果,南北山區則有板栗、木耳、天麻、香菇、山茱萸等,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鉀長石、鐵礦、石英等。轄區內文物古跡薈萃,久負盛名;旅游景點繁多,遠近聞名。坐落在丹江北岸的“船幫會幫”(又稱“平浪宮”“花戲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雞冠插漢”“龍潭飛瀑”等景觀已列入古商州《八景十觀》。新興的丹江漂流被譽為“中國西北第一漂”。另有丹江濕地公園,、月日度假山莊、金龍山莊、冠山勝地、冠山農家樂等已成為地方旅游業的龍頭和新亮點。境內有寧西鐵路、西合鐵路、滬陜高速、312國道等四通八達;丹巒、丹竹、丹寺等縣鎮公路穿境而過;汽車站距辦事處緊500米,火車站僅1.5公里,交通極為便利。境內屬于長江流域體系,丹江河自西向東,劉家河、資峪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另有南溝、寨子溝、黃芹溝、冠山溝、涌峪溝、青峰溝等眾多支流,大小河流分布均勻,景美如畫,2010年5月,被水利部命名為“龍駒寨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近年來,街道辦黨委、政府一班人,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依托縣城流通和交通兩大優勢,形成了工商業以城帶鄉,農牧業以鄉促城、城鄉互補、協調發展的合理格局。2014年,糧食產總量達652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8050元,擴建6個棚50萬只養雞小區,2個千頭豬場;規范鳳麓、陳家、冠山等農家作坊建設,勞務輸出1.3萬人,創收3.5億元;新硬化3個村10公里水泥路,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完成江灣、冠山、趙溝等人工濕地建設;安裝戶戶通廣播電視1024戶,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計劃生育“三查率”和新生兒符合政策生育率均達98%。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履行“三嚴三實”,狠抓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推行便民服務,使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不斷加強。2013年度,全縣綜合考核名列前三,2014年度,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社會穩定工作先進集體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