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城橋鎮為原縣城與橋鎮(因普濟橋得名)的合稱,設縣治已有400年歷史。
原在平洋沙的縣城坍于水,知縣何懋官決定設縣治于長沙。
筑磚城,外筑泥城,設東南、西北及東南城門五座。
明萬歷十六年(1588)建成。
清康熙十四年(1675)修理城門并易名。
民國初年此處為三橋鄉,1949年7月分為環城、頌平兩鄉。
1954年起城墻陸續拆除平整,城河先后填平,建設環城馬路,即今南門路、東門路、西門路及北門路。
1956年城橋鎮原五個治安組改組成立三個居委會。
1958年9月成立城橋人民公社,1959年分拆成城橋、城北(今港東)、港西3個公社。
1974年新南橫引河開鑿后重新劃定公社范圍。
1984年政社分設,人民公社改設為鄉。
1985年城橋鎮管轄14個居民委員會及2個行政村。
原城橋鄉從東、西、北三面拱抱城橋鎮,呈不規則的“凹”字形,鄉政府設在橋鎮橋西側。
1993年7月行政區劃調整,原城橋鄉與城橋鎮撤并成立新的城橋鎮,管轄15個居民委員會及19個行政村。
1994年11月30日新漁鄉的施翹河及老滧河漁業村并入城橋鎮。
2000年12月鄉鎮區劃再次調整,原侯家鎮與城橋鎮撤并成立新的城橋鎮,名稱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