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廟街道位于上海市寶山區南部,是1959年為配合上海市冶金、化工等工業項目落戶吳淞工業區而建設的工人新村,始稱張廟一條街。
新村規劃時該地塊還屬于上海市北郊區,1958年1月17日寶山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同年10月20日北郊區撤銷,張廟路區域劃給寶山縣,張廟一條街建設時屬于寶山縣,1960年建成后劃歸新成立的吳淞區。
吳淞區成立伊始就開始了城市人民公社試點,以上鋼一廠為中心的10家企業和張廟一條街組成了下屬的張廟路分社。
因城市人民公社在實踐中難以推行,試點工作逐步停止,同年11月恢復街道組織體制,建立張廟路辦事處,1962年建立張廟路街道辦事處。
1964年吳淞區建制撤銷劃入楊浦區,1965年改名泗塘街道辦事處。
1980年劃入寶鋼地區辦事處,1981年在寶鋼地區辦事處基礎上建立吳淞區,又重歸吳淞區,此時的泗塘街道行政轄區東至上鋼一廠鐵路專線與吳淞鎮毗連,西達共和新路,南至茅浜、向陽河與廟行鄉、淞南鄉接壤,北瀕蕰藻浜,面積達11.42平方公里,地域內除一批大中型企業、新村居民住宅區外,尚有大面積的農田和自然村。
1988年寶山縣、吳淞區“撤二建一”后,屬寶山區,之后改名為泗塘新村街道辦事處。
1980年代中期張廟地區新辟居民住宅區,隨著市政建設動遷居民的大量導入,1990年泗塘新村街道愛輝路以東劃出成立通河新村街道。
1996年區劃調整,泗塘新村街道西泗塘河以東部分劃出,轄區內不再有國有大中型企業。
2006年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撤并成立張廟街道,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