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鄒平分六鄉,青陽屬醴泉鄉的醴一里,醴二里,醴三里,醴十一里;清代鄒平分八鄉,青陽屬范公鄉;1918年鄒平廢鄉劃區,青陽為第二區;1931年至1937年梁漱溟在鄒平搞鄉村建設,將鄒平劃為七區十四鄉,青陽為二鄉;1938年至1948年又廢鄉沿用民初區劃,將鄒平劃為七區,青陽又改叫二區,日軍設區公所駐青陽店,國民黨保安六團設區公所駐劉家村,八路軍為便于抗日政權領導將青陽劃為長山十區,屬南鄒長縣管轄;1949年解放后青陽劃歸醴泉區;1950年又劃歸二區,區政府駐成五,后遷韓坊;1953年改叫石樊區;1956年鄒平撤區并鄉,青陽地面分為青陽鄉和劉家鄉;1958年成立青陽人民公社,公社駐地青陽店;1961年改公社為區,下轄五個小公社(青陽、耿劉、西窩陀、炭張、陳化);1962年2月13日炭張、曹莊、山陳、小坡又劃歸章丘縣;1966年9月,青陽、明集合并歸明集區;1978年為青陽公社;1984年秋改人民公社為青陽鄉;1994年秋改為青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