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位于山東省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瀕九曲黃河,西鄰省會濟南,東臨濰坊、青島,是省會都市圈次中心城市。全市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5個區,桓臺、高青、沂源3個縣和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淄博經濟開發區、文昌湖省級旅游度假區3個功能區,總面積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0萬人。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并獲得“長安杯”,國家衛生城市并榮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2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61.8億元,同比增長5.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95.3億元,同比增長5.2%。
淄博是具有厚重歷史的文化名城
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新石器時代淄博地區先后出現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發現的“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東人,也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早的古人類。淄博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首都,當時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稷下學宮”,與古希臘的柏拉圖學園并稱世界東西方文明的“雙璧”,齊文化“開放、包容、創新、重商、法治”的文化基因賡續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孕育了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孫武以及蒲松齡、趙執信、王漁洋等大批歷史文化名人,誕生了《管子》、《孫子兵法》、《齊民要術》、《考工記》、《聊齋志異》等傳世巨著,留下了齊長城、齊國故城遺址、東周殉馬坑、世界足球起源地、周村古商城等文化遺存,“臨淄后李春秋車馬坑和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高青陳莊西周城址”、“臨淄趙家徐姚遺址”分別入選1990年度、2009年度、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顏文姜、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等民間傳說訴說著千年過往,獨具特色的陶瓷文化、琉璃文化、聊齋文化、漁洋文化歷久彌新、熠熠生輝。近代淄博作為全國三大工礦區之一,王盡美、鄧恩銘等中共一大代表到淄博領導工人運動,播撒革命火種。1945年成立淄博特區,隸屬魯中行政區,此為淄博成為政區名稱的開端。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成長涌現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時代楷模”朱彥夫等一批先進典型,成為淄博永不褪色的光榮印記。
淄博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工業城市
淄博近現代工業發展歷史近120年,工業文明浸潤深、氛圍濃,產業門類全、配套能力強,100余種工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3位,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醫藥和醫療器械、紡織、建材以及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機電裝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化工產業積淀深厚,是國內配套最為完善的城市之一;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和新醫藥產業集群是國家百強產業集群。淄博陶瓷生產史已逾萬年,是中國五大瓷都之一、中國琉璃之鄉,享有“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美譽。2017年躋身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先后被命名為“新材料名都”、“中國膜谷”、國家級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火炬先進陶瓷、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功能玻璃、泵類、聚氨酯等特色產業基地。
近年來,淄博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搶抓全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機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攀登計劃,大力開展新經濟培育“沃土”行動,聚力拓展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31條新經濟細分賽道,推動產業升級、鏈群提質。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四強”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4.1%,氫能及儲能列入省未來產業集群,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領軍企業分別增至12個、21家。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1家,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103家,其中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19家,數量居全省第2位、全國第6位。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五次獲得國務院督查獎勵。
淄博是獨具特色的生態組群城市
淄博地處山東行政版圖的“幾何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快捷,境內濟青高鐵、膠濟鐵路、青銀高速、青蘭高速、濱博高速縱橫交錯,可快捷通達全國主要城市。淄博城鄉交錯、布局舒展,各城區之間相距20公里左右,城區間以綠軸相連,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6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9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9.36平方米。近年來,堅持全域統籌,強化區縣協同,深入推進濟淄同城化,主動融入濟青發展軸帶建設,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綜合交通體系取得新進展,濟濰、臨臨高速淄博段建成通車,小清河復航工程通過交工驗收,城市快速路基本建成通車,經十路東延等互聯互通項目有序推進。實施“八水統籌、水潤淄博”水資源保護利用行動,累計創建了30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馬踏湖獲評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第1名,孝婦河文化休閑旅游生態觀光帶、齊盛湖海岱樓等一批具有現代時尚氣息的全域公園城市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2023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均列全省第2位,全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研討會”在淄博成功召開。
淄博是開放包容的品質活力城市
聚力打造服務淄博、誠信淄博、志愿淄博、勞動淄博、文化淄博,-“淄博人才金政50條”、“建設多彩活力的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25條”、“提升城市品質活力47條”、“技能興淄26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持續提升城市能級活力,獲批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堅持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從市場主體需求側出發,大力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政務服務供給側流程再造,我市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獲評優秀等次,無證明城市、“一證化”改革、技改專項貸等27項創新舉措被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傳推廣,成功列入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評價“前10地級市”和“前10最佳口碑地級市”。2023年末,實有市場主體65.56萬戶,其中各類企業19.35萬戶,同比增長6.15%。過去一年,“淄博燒烤”現象級出圈,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黨委政府和游客市民形成了相互理解、彼此信任、雙向奔赴的良性互動,城市美譽度、知名度、影響力大幅提升,“人好物美心齊、共促城市發展”的城市形象日益彰顯。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淄博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走在前、開新局”,聚焦“3510”發展目標和“強富美優”城市愿景,大力倡樹“三提三爭”,深入推進“五個淄博”建設,著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城鄉區域統籌協調,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