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土地總面積83151.5畝,耕地面積54555畝,其中糧田面積36757畝。兩年來,全鄉堅持穩糧保棉上畜牧,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的路子,在全鄉基本形成“西部蔬菜、南部果園,中東地帶搞桑蠶”的格局。1995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到15329萬元,比1993年增長109%,糧食總產達到3700萬公斤,單產達到1007公斤,人均占有糧食794公斤,完成糧食定購任務635萬公斤。全鄉共栽植各類樹木18萬棵,造林1185畝,果園面積達到3470畝。1995年果品總產量110.3萬公斤,林業總產值561萬元。全鄉現有中淺水井803眼,深水井12眼,地下輸水管道39750米,機井房686座,潛水泵780個,灌溉面積4.2萬畝。全鄉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機286臺,播種機54臺,脫粒機527臺,大型聯合收割機14臺,農業機械總動力14046千瓦。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年出欄大牲畜1200頭,豬32000頭,羊10000只,家禽194萬只;大牲畜存養量1800頭,豬存養量18000頭,羊存養量14000只,家禽存養量37萬只。肉類總產量達到579.5萬公斤,禽蛋260萬公斤,牧業總產值672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8%。
第二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鄉鎮村企業長足發展。1995年底,全鄉集體企業28個,其中鄉屬企業5個,村辦企業23個,個體私營、聯營企業達到447戶(個),初步形成了塑料、化工、中藥、建筑、建材、農機等生產體系。1994年企業總產值49300萬元,創利稅1543萬元,財政收入187萬元。1995年企業總產值68213萬元,創利稅2141萬元,完成技改項目29個,新上大小項目26個,從業人數達到14615人。
第三產業迅速發展。1995年全鄉商業網點達到413個,銷售總額1700萬元。息陬、夏宋兩處農貿市場,年上市總人數達33萬人,商品成交額1320萬元。
鄉村規劃建設步伐加快。1995年底,全鄉33個行政村有29個村完成村莊規劃,有5個村已完成80%的舊房改造。息陬商業街一期工程建設全面完成,總投資120萬元,投工2萬個,鋪設1020米長、24米寬的柏油路面。1994年投資120萬元,新建一座郵電程控大樓。1995年底,全鄉開通程控電話185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