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鎮位于山東省臨沭縣西北部,轄27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人口5.2萬,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9.2萬畝,其中白柳面積 青云鎮3萬畝,素有“白柳之鄉”的美譽。青云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臨沂機場25公里,嵐山港60公里,石臼港100公里,連云港80公里,青島港280公里,北臨兗石鐵路,南靠327國道,225省道縱貫青云鎮南北,長深高速(長春至深圳)已通過專家論證,擬于2006年開工,全線2008年竣工,現青云鎮段已竣工;嵐棗高速(嵐山港至棗莊市)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之中。青云鎮屬于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溫差較大,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
-
資源產業
青云鎮土地肥沃,盛產杞柳。所產白柳芯細、質地柔軟、色澤亮白,年產干條2000多萬公斤。青云鎮有3萬多人長年從事柳制品生產加工,“人人是編手,家家是工廠,天天見收入”是青云鎮的真實照,“走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花籃”,已成為青云人的共識。杞柳產業是青云鎮的支柱產業。養殖業發展迅速。擁有肉雞、肉鴨、豬、牛等特色養殖專業村11個,肉禽存欄量達到140余萬頭( 青云鎮只)。其中,特種養殖業已形成年出欄狐貍、貂等特種動物16000余只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年產值近400萬元。養殖業已成為青云鎮的又一支柱產業。青云鎮經濟發展迅猛。柳編加工業和礦石加工業獨樹一幟,特色鮮明,境內共有各類企業79家,其中柳制品加工出口企業68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21家,年出0貨值8000多萬美元,是外經外貿重點鄉鎮。礦石加工業年產值3億多元。
-
社會事業
青云鎮科技、教 青云鎮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先后被上級授予“民營經濟先進鄉鎮”、“外經外貿先進鄉鎮”、“環境優美先進鄉鎮”、“產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勤勞樸實的青云人民,正按照“白柳立鎮、民營富鎮、招商強鎮、高速興鎮”的工作思路,以恢弘的手筆描繪著新世紀的藍圖。快速發展中的青云鎮,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青云鎮積極組織開展信訪問題排查化解和督查活動,落實四項措施,全力保障信訪穩定工作。一是領導抓帶頭。實行“一村、一案、一人、一例”,即班子成員每人包掛一個村、包辦一個典型案子、聯系一位初訪人、聯系一例-戶,由群眾找領導轉變為領導找群眾;同時,深入開展“大接訪”活動,輪流接待-群眾。二是隱患抓排查。堅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專項排查相結合,排查不穩定因素, 青云鎮將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進行梳理,登記造冊,建立臺帳,做到案情清、底數明;采取包干到人的方法,落實問題處置責任,全力消除信訪隱患,形成鎮、村、人三級信訪排查調處網絡。三是積案抓疏導。深入分析青云鎮的信訪形勢,認真梳理信訪突出案例,重點解決長期積累的重信重訪問題,積極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扎實做好矛盾糾紛的疏導穩控工作,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四是制度抓落實。堅持每周一召開信訪調度會議,及時掌握維穩信息,對重大信訪案件,逐一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明確責任。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和“一線工作制”,實行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將信訪工作與個人評估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