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境域為魯季氏邑。
戰國時稱費國。
西漢置費縣,屬東海郡。
東漢,華縣入費縣屬兗州泰山郡。
魏、晉、南北朝時,均屬徐州瑯琊郡。
隋開皇年間廢郡,費縣屬沂州;大業年間改州為郡,費縣屬瑯琊郡;隋末,費縣因動亂廢。
唐武德四年(621),復置費縣,屬河南道沂州(瑯琊郡);貞觀年間,廢顓臾縣入費縣,屬沂州。
宋時,屬京東東路沂州(瑯琊郡)。
金時,屬山東東路沂州。
元時,地方設行中書省,境域屬腹里山東益都路沂州。
明時,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仍稱行省),費縣先后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的青州府和兗州府沂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為直隸州,清雍正十二年,升為府,費縣屬山東省沂州府。
1914年,屬濟寧道。
1925年,改屬瑯琊。
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
1936年,屬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0年,抗日民主政權以滋陽-臨沂公路為界析置費南、費北2縣,費南屬魯南行政區、費北屬魯中行政區。
1944年4月,原費縣分屬費北、費東、費南、溫和4縣。
1945年,合費南縣全部及費北縣一部分,置平邑縣。
1946年4月,溫河縣改為費縣,隸屬魯南行政區第一專區,費北、費東2縣合并置蒙山縣。
1948年1月,費縣屬魯南行政區第三專區。
1948年7月,費縣隸屬魯中南行政區第五專區。
1949年7月,屬臺棗專區。
1950年5月,劃屬臨沂專區。
1952年3月,撤銷蒙山縣;上冶、白埠、薛莊、諸滿、汪溝5區劃歸費縣。
1956年春,朱田區由平邑縣劃入費縣。
1967年,屬臨沂地區。
2003年5月,汪溝鎮石家莊、東石溝、西石溝、后社、三勝莊、永太莊、任家莊7村民委員會劃入蘭山區半程鎮。
2011年1月,汪溝鎮、方城鎮、新橋鎮劃歸蘭山區管轄,境域始成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