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原是巢湖灘上沖擊的一塊方圓幾十畝、高出周圍二米多高的沙渚(小沙洲),沙渚上雜草叢生,紫荊遍地。每年3、4月間,紫荊花開,花多色艷,人們便稱之為“紫荊洲”,簡稱“紫荊”。故得名紫荊村村民委員會。民國時期為保甲制;1961年設紫荊、私林大隊,隸屬南閘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設紫荊、私林兩村,屬南閘鄉;1992年2月撤南閘鄉成立同大鄉,2002年9月同大鄉改鎮,紫荊、私林兩村屬同大鎮;……。 |
因位于紫荊廟四周,得名紫荊村。1949年前屬紫荊鄉第5保。1951年命名第5村。1958年改為紫荊大隊。1984年更名為紫荊村。2001年紫坪村并入紫荊村,隸屬永新鎮,沿用至今。紫荊村位于永新鎮南部,東與保覺村接壤,西與江津區交接,距鎮政府駐地30公里,全村幅員面積8.1平方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共824戶2500人,其中,外出務工450人。耕地面積4546畝(其中:水田面積2258.7畝),……。 |
以境內紫荊坪而得名紫荊村。1951年成紫荊村,1958年改為紫荊區隊。1961年改為紫荊大隊,1984年改為紫荊村,其名沿用至今。紫荊村……。 |
轄區范圍大部地區地處紫荊山上,故名。1950年前后屬清平鄉九保。1952年為清平鄉新民村。1958年為清平公社新民管理區。1962年為新民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改為嘉平公社紫荊大隊。1984年為嘉平鄉紫荊村。1993年12月撤銷嘉平鄉,設立嘉平鎮,隨屬。2001年將五通村與吉照村所屬行政區并入紫荊村,屬嘉平鎮。紫荊村……。 |
因該村內“紫荊”灌木林叢較多,故名。解放后為啟明區所轄,合作化時建初級社后轉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后為長武城大隊一部,1960年始分出紫荊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紫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紫荊村……。 |
2016年水溝村與洛邦村合并成紫荊村,村駐地大帽山煤檢站。2016年水溝村與洛邦村合并成紫荊村至今。紫荊村……。 |
2004年10月設立得名,沿用至今。紫荊村……。 |
據傳早年以所在丘陵地長滿紫荊樹秋落葉、春開花,是一種豆科紫荊而取名“紫金山”,后在此地建村而簡稱“紫荊村”。民國時期屬江陵縣第一區裁縫店聯保。1950年后屬江陵縣七區(馬山)新華鄉。1956年屬馬山指導組裁縫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馬山公社,名為紫荊大隊。1961年實行區(鎮)、社行政設置,屬馬山區藤店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川店公社藤店管理區。1983年撤社建區、鄉,屬川店區藤店組長,更為……。 |
1950年屬毛嘴區紫荊村;1958年屬毛嘴公社楊越管理區紫荊中隊;1961年屬毛嘴區紫荊大隊;1975年1月屬毛嘴公社楊越管理區;1984年屬毛嘴鎮楊越鄉紫荊村;1987年屬毛嘴鎮至今。紫荊村……。 |
1929年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為紫荊鄉,屬九區(駐地五里坪)管轄;1934年民國強化保甲制度,屬四區管轄;1941年,廢聯保設鄉,屬走馬區五里鄉管轄;1950年廢舊制改保為村,屬二區五里鄉管轄;1953年,為紫金鄉,屬四區(駐地走馬坪)管轄;1955年,屬走馬區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紫荊大隊,屬五星人民公社管轄;1960年12月恢復區的建制,屬五里區五里公社管轄;1975年撤區并社,原五星……。 |
紫荊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橋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4103243。 |
紫荊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瀟浦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5100250。 |
紫荊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花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321107215。 |
境內有一紫荊山,取“紫荊”之名,故名。1949年初屬紫荊鄉。1958年稱紫荊大隊,屬新塘公社。1962年屬長山公社。1968年屬新合公社,稱豐收大隊。1972年屬長山公社,稱紫荊大隊。1984年改為紫荊村。2001年劃歸新塘鄉。紫荊村……。 |
紫荊村地處贛北紅色革命區,行政管轄范圍東至豐林鎮烏石村,南至寶塔鄉、西至聶橋鎮梓坊村,北至博陽河,德安縣旅游專線(磨烏線)東西向貫穿全村。民風淳樸、社會穩定、風景如畫,百姓安居樂業。全域面積7平方公里,現有人口312戶,總人口1308人,其中脫貧戶29戶84人。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耕地面積1632.08畝,林地面積10680畝,水域面積200畝。該村共有村“兩委”干部4人,其中女性1人、男性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