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村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冷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6104245。 |
中源村是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龍溪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522107221。 |
爐源一名是吳氏始祖于1115年,由龍塘滸溪遷居爐源楓樹塘而得名,此地群山環繞,山清水秀,故有“燒不盡的爐源,吃不盡的飯源,用不盡恩源”這一美好的傳頌。1949年前隸屬古北鄉九保一甲,1949年后屬四五古北,1958年屬古縣渡公社中源大隊,1961年屬段坂公社中源大隊,1968年擴社并隊屬古縣渡鎮段坂大隊,1972年分隊又屬古縣渡鎮公社中源大隊,1984年拆社分屬古縣渡鎮中源村村民委員會,一直使用至……。 |
以中坑、下源二大村各取一字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錦江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稱中源鄉(包括中坑、下源、滄下、反嶺下、雙紅),1957年屬水江鎮,1958年劃出中坑稱為中源大隊,1962年為中源公社(包括塘下、滄下、中坑、下源),1968年復稱中源大隊,1983年冬改稱中源村民委員會至今。中源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第一區灑源鄉第四保。1949年后屬象蓮區灑源鄉。1956年成立中東、中心兩個高級社。1958年屬桃濂公社石禾場大隊。1961年設灑源公社,石禾場、田心、料豐三個大隊。1964年又合并屬桃江公社中源大隊。1984年屬桃江鄉中源村。2001年樟樹村并入為中源村。中源村總人口3651人,其中農業人口3472人、城鎮人口179人,黨員87人,村小組19個,產業特色主要是臍橙和花卉苗……。 |
因其位于九源中部,且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1949年前屬下南鄉,1949年至1957年屬下源鄉,1958年屬范鎮公社中源大隊,1963年屬九源公社,1968年屬范鎮公社下源大隊,1973年與下源分,復歸九源公社,1984年改為中源村民委員會,2006年屬范鎮,地名沿用至今。中源村……。 |
因此村位于原東村村委會的位置,又位于三個村的中間,故而得名。2020年1月,格爾木市人民政府(格政〔2020〕14號)批準將郭勒木德鎮東村調整新組建三個農村社區(眾祥、中源、和諧)。中源村……。 |
中源村是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雙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0781111999。 |
取中堡、源頭兩村的首字組合,故名。1949年稱嶺頭鄉中堡行政村;1951年稱中源鄉中堡行政村;1958年稱中源管理區中堡生產大隊;1961年稱嶺頭公社中堡生產大隊;1982年因縣內重名,更名稱嶺頭公社中源生產大隊;1984年稱嶺頭鄉中源村民委員會;2011年4月稱鶴盛鎮中源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2016年復屬云嶺鄉。中源村……。 |
中源村有4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農戶512戶,人口1437人,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經營糧食,種植櫻桃、枇杷等傳統水果,建立提子基地一個,工業園區一個,村內道路硬化,建造亮化工程,垃圾處理到位,村莊綠化通過驗收,被評為諸暨市級新村、紹興市級環境整治村,村有燈光球場一個,普通球場三個,設立老年活動室、圖書館、健身器、乒乓球室,建立女子腰鼓隊、鑼鼓隊。近幾年來,中源村完成了15公里的村級道路硬化,新建燈光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