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村概況 馬店鎮張井村位于馬店鎮西南部,安陽山腳下,龍潭水庫北岸,西與河南省相鄰。全村由原張井村和馬山村合并而成,村部選址在原張井村。全村耕地面積3100畝,共772戶,20個村民組,總人口3081人。陳茶路貫穿張井村,區位優勢明顯,村內有多條主干道與各自然村相通,交通便利。村內有中心小學一所,村級衛生室一個,新村部于2010年7月建成,內設黨員活動室。人口學校、辦公室、會議室、農家書屋、信息檔……。 |
張井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許堡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11203206。 |
張姓建村,村旁有井,故名。1949年前屬皇路店聯保。1949年屬皇路店區皇路店鄉。1958年屬皇路店公社,始設河口大隊。1982年更名張井大隊。1984年社改鄉后屬皇路店鄉,更名為張井村民委員會。1986年屬皇路店鎮。張井村……。 |
明正德年間,張化南攜子效彭由太和張遷此,鑿井,以氏與井名村稱張井。清咸豐三年(1853),筑寨更名張井寨,寨圮仍稱今名。1949年屬二區。1955年屬平崗鄉。1958年為河堤人民公社張井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堤區張井生產大隊。1965年為河堤人民公社張井生產大隊。1984年為平崗鄉張井村民委員會。1986年為平崗鎮張井村民委員會。張井村:位于平崗鎮東北5公里處。……。 |
明正德年間,張姓由河北遷此定居后,開挖一較大水井,惠及鄉鄰,故名。原屬考城縣。1954年并入蘭考縣。1956年劃歸民權縣,屬順河鄉,稱張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褚廟人民公社稱張井生產大隊。1961年歸屬北關區。1965年屬褚廟人民公社。1975年設順河人民公社,屬順河人民公社,稱張井生產大隊。1983年歸屬順河鄉,稱張井村民委員會。2012年撤銷順河鄉設莊子鎮,屬莊子鎮,稱張井村民委員會……。 |
張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張井。1959年設張井大隊,屬侯嶺公社。1984年成立侯嶺鄉人民政府,張井大隊改置為張井村民委員會。2014年侯嶺鄉改設街道辦事處,張井村隨其所轄。張井村:位于侯嶺街道東南4公里處。……。 |
張井村地處固城鄉南部,東靠欄桿鎮,西鄰趙集鎮,村內交通便利,村內現有水泥硬化路面11公里、環境優美、已綠化風景樹1.2萬余棵,衛生狀況良好、群眾居住環境衛生整潔,民風淳樸、新農村建設正在健康規范有序發展中,區位優勢明顯。全村農用土地面積3643畝,全村總人口2489人,轄區11個村民小組,一個中心村集中居住區,全村常年以種植優質水稻、弱筋小麥為主產業,人均年純收入7860元,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屬于……。 |
張井村位于趙河東岸,S244線穿村而過,該村共2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84,586戶,耕地3390畝。近年來利用“4+2”工作法自籌資金40余萬元,修油路3500米,修水泥路1200米,新通路4條,在產業結構調整上以發展煙葉、棉花、玉米、小辣子等為支柱發展經濟。在養殖業方面支部、村委給養殖大戶提供信息,解決難題使我村的散養初步形成規模,四組農民孫本軍現養雞萬只,九組農民孫良普養雞萬只以……。 |
張井村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姜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6108292。 |
傳說,該村建于宋朝之前。最初由張姓人家定居。隨著它姓遷居,人口逐漸增多,吃水非常困難。張氏兄弟在村口鑿井一眼,以供村民用水,為感激張氏兄弟,取村名為張井。以姓氏命名,感謝其鑿井解民缺水之困的義舉。因村民委員會在這里,故名。張井歷史悠久,明初曾設張井里,屬潞城縣。平順設縣后,歷為主村,屬張井里。民國初年,改屬第三區。新中國成立后,隨行政體制變化,先后設村公所、管理區管委會、生產大隊管委會,分別隸屬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