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一個山溝,溝里遺留下一座古時修建的寨子,得名寨溝村。1953年成立紅坪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紅坪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寨溝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寨溝村和觀音村合并為寨溝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寨溝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寨溝村……。 |
寨溝村是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503111209。 |
寨溝村,地處鄉政府所在地東北6公里處。全村耕地面積1673畝,全村現有農戶75戶,總人口227人。村兩委干部3人,交叉任職,班子健全。……。 |
村落由數條南北走向深溝組成。傳明末,由于戰亂,村有七戶居民遷居于山溝深處一個山嘴上避難,人稱“七家寨”,又因位于小芝田以南俗稱“芝田寨溝”。后簡稱今名。1948年4月前為圣林鄉第十四保寨溝。1948年4月后為第三區(芝田區)寨溝行政村。1952年屬芝田鄉。1959年屬西村公社。1961年屬西村區羽林莊公社。1963年屬芝田公社。1975年為芝田公社寨溝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芝田鄉寨溝村,同年……。 |
明代初期,陳、王、吳等姓人家陸續遷入,在溝中筑窯而居,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得名寨溝。1948年汜水解放,成立寨溝農民協會,屬成皋縣第五區。1951年成立寨溝互助組,屬成皋縣第五區。1952年成立寨溝初級社,屬成皋縣第五區。1954年成皋縣和滎陽縣合并,成皋縣第五區改滎陽縣第十二區,屬滎陽縣第十二區。1955年撤區并鄉,十二區改峽窩鄉,同年成立寨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峽窩鄉。1958年10月成立寨溝……。 |
因處摩旗山南側的溝中,村民在村旁建一寨子,得名寨溝。明末清初,李自成起義時誅殺村民,后自山西洪洞移民于此得以補充,得名。又因村民委員會駐于此,而得名。1940年屬光林鄉。1948年屬密縣五區。1955年9月屬白寨中心鄉。1956年6月,屬光林區。1958年屬白寨東風人民公社。1960年,白寨東風人民公社改白寨區,屬白寨區。1961年建立寨溝生產大隊,1963年2月,白寨區改白寨人民公社,寨溝大隊屬……。 |
寨溝村是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欒川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324200203。 |
西依獅子寨,東臨象山寨,北靠龜山,因處溝口兩寨之間得名寨溝。1952年屬一區中原鄉。1955年12月屬王范中心鄉余糧鄉。1958年11月建寨溝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為寨溝村民委員會,屬城關鄉。1987年因城關鄉為城郊鄉,改為寨溝村民委員會,屬城郊鄉。寨溝村……。 |
居溝內,早年村旁有寨墻,故名。民國屬南陽縣。1951年屬南召縣南河店區。1958年成立寨溝大隊,屬石門公社。1984年改為寨溝村民委員會,屬石門鄉。寨溝村……。 |
宋代,呼延家遭難,逃往此山,叫呼延寨。為避朝中追殺,呼延改姓“胡”,為“胡家寨”,在民國之初,演變為寨溝。明代屬汝川鎮。1948年成立農會,屬伊魯嵩縣第五區。1949年歸嵩縣。1951年10月屬嵩縣第十區。1954年建村。1956年成立初級社、高級社,屬木植街中心鄉,同年10月屬車村區。1958年成立寨溝大隊,屬木植街人民公社。1961年屬木植街區。1963年復屬木植街公社。1984年為寨溝村民委……。 |
寨溝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特區太極湖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381003219。 |
寨溝村,清朝康熙年間屬龍門村,清同治五年(1866)屬東鄉安陽保。民國十一年(1922)屬二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龍安鄉王山保。1948年為王山村,1951年土改時為陳營鄉,1955年為支援農業合作社,屬安陽區管轄。1958年撤鄉改社為王山大隊,屬幸福人民公社管轄。1966年為支援大隊。1975年3月,鄖縣撤區并社,1981年更名為寨溝大隊,屬細峪公社管轄。1984年6月,縣域行政區劃調整……。 |
1958年設寨溝大隊,屬關口公社關口管理區。1961年屬關口公社。1964年關口公社改置為城關鎮,增設老城為縣直屬公社之一。1967年改名紅旗大隊,屬紅軍公社。1972年恢復原名,復屬老城公社。1984年置寨溝村,屬城關區老城鄉。1996年屬城關鎮。2002年并梁家莊村。1984年更名,沿用至今。寨溝村……。 |
因有土寨子,地處山溝而得名。1984年設立解家溝鎮寨溝村村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寨溝村……。 |
清·嘉慶年(1796)年得名,1958年成立寨溝大隊,1984年更名寨溝村委會,沿用至今。寨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