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紅村位于蕪湖縣城南部,緊靠蕪湖經濟開發區,皖贛復線、蕪杭高速、蕪屯快速通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位置優越。永紅村現有12個自然村,19個村民組,728戶,人口2588人,勞動力人口1552人,流出人口486人,總面積1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00畝,山地6808畝,林地面積1668畝,人均種植面積1.2畝,屬丘崗區。農業生產以水稻、油菜為主,西瓜、煙葉、棉花、大棚蔬菜是本村主要經濟植物,2……。 |
取永遠紅火之意,且負責轄區內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1965年屬院寺人民公社,1980年屬胡集區院寺鄉,1992年撤鄉劃鎮屬大李集鎮,2005年由胡寨村、鄭莊村合并為永紅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永紅村:位于大李集鎮東南部,與胡集鎮接壤,土地面積3060畝,7個自然莊,650戶,人口2277人。……。 |
徐圩鄉永紅村有耕地6546畝,人口2896人,戶數634戶,轄13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黨員42名,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永紅村各項工作均位居全鄉前列,工作成績較為突出,該村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抓好農村經濟發展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村兩委班子切實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支部、黨員以新的面貌展現在廣大群眾面前,帶領群眾早日致富,奔向小康。 ……。 |
當地村民希望改村永遠紅紅火火之意,故取名為永紅村。由永紅、民建、艾樹壩3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為柏果、石廟、四合村,屬三合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柏果、石廟、四合大隊,屬三合公社。1981年柏果、石廟、四合大隊分別更名為永紅、民建、艾樹壩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后為永紅、民建、艾樹壩村,屬三合鄉,1992年三合鄉并入增福鄉后屬增福鄉。2002年12月將民建村、艾樹壩村并入永紅村,并設立……。 |
盼永遠紅火,故名永紅村。建國前屬廟壩鎮八保七甲。1956年建桃園高級社。1958年更名為桃園大隊。1984年更名為永紅村,設立永紅村村民委員會,屬余坪鄉。2001年隨余坪鄉并入雙河鄉。永紅村……。 |
1958年8月,由鄉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農業生產合作社翟家溝、善家溝屬安國鄉,1958年劃歸東風公社,1960年劃歸安國公社,1961年從安國公社分出趙堡公社,翟家溝、善家溝屬趙堡公社,1964年將趙堡公社并入柳湖公社,1968年將翟家溝大隊、善家溝大隊合并改名為永紅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永紅村委會。永紅村……。 |
據查,民國十六年(1927年),稱為卿云村,屬榆中縣第三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龕谷鄉,設涼耳保,有8甲。解放初,屬龕谷區泉頭鄉,1956年初,成立互利高級農業社。1961年7月,屬小康營公社,稱為互利大隊,20世紀60年代末改名為永紅大隊,1984年成立村委會,改名為永紅村,沿用至今。永紅村……。 |
1950年屬海豐建政三區銀峰鄉。1952年屬梅西鄉。1955年從梅西大隊析出設置新厝鄉。1958年改為新厝大隊。1964年以大隊駐地泗馬寮改為泗馬寮大隊。1968年因文革時期改為永紅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期改為永紅鄉。1987年5月改為永紅村委會。1989年改為永紅管理區辦事處。1998年復設為永紅村委會,一直沿用至今。永紅村委位于鎮區西南部,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下轄有金盤圍、蜈蚣咀、駟……。 |
因村委會駐永紅村,村民希望寓意生活紅紅火火,故名。1950年合并石矮為花石鄉。1968年分開為永紅高級社即永紅大隊。1964年同沙寧大隊合并為沙帽大隊。1971年沙帽大隊分為永紅大隊和沙寧大隊。1983年為永紅鄉。1987年為永紅村委會。1989年為永紅管理區。1998年為永紅村民委員會。永紅村位于梁村鎮東北邊,距梁村墟1.5公里,轄15個村民小組,目前總戶數671戶,總人口3310人,其中0黨員……。 |
永紅村位于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南部,地處禪城區中心,交通方便,地理條件優越。全村面積約0.194平方公里,下轄有南浦村、垂虹村、山紫村、新涌村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股份合作經濟社),分別是:南浦村民小組、垂虹二、垂虹三村民小組、垂虹四村民小組、山紫五村民小組、山紫六村民小組、新涌村民小組。永紅村總人口數約4300人,其中,常住人口約800人,暫住人口約3500人。 永紅村集體經濟收益是以物業經……。 |
因寓指村民生活永遠紅紅火火而得名。1950年稱永和鄉。1953年改永安鄉。1962年改公社。1968年改永紅大隊。1984年改永紅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村公所。1995年復改紅村民委員會。永紅村……。 |
永紅村座落在息烽縣城郊,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七個村民小組725戶、1935人。其中男性903人,女性1032人,農轉非205人,勞動力921人,18歲以下661人,60歲以上148人,部分人口居住在縣城內,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1畝,以種植蔬菜為主,部分農戶也種植了一定的經濟林。大部分勞動力都從事非農職業、外出務工。退耕還林面積和原有山林面積共1000余畝,森林復蓋率達70%以上。全村組組通公路、戶……。 |
永紅村由原來莊聯和關塘兩個自然村組建而來,毗鄰玉溪、舊城鎮,相距道真縣城33公里、隆興街上19公里;現有16個村民小組,農戶650戶,人口2571人。下設機關、關塘、莊聯3個黨支部,黨員44人;小學1間,老師5人,學生79人;農民主要收入以種植烤煙和外出務工為主,人均收入2750元。永紅村是典型山區農業村,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5.3%,風景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土地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約……。 |
永紅村位于太平營鄉政府駐地6公里處,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寨,416戶,總人口1272人,其中貧困富17戶、致富帶頭人有9人,勞動力1008個,在外務工和經商63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元。有1所衛生室。國土面積5.02平方公里,其中田土面積976.03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主導產業以經果林、高淀粉紅薯等為主。……。 |
永紅村,距沙子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有3個組,共有村民48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人,有耕地面積302畝。--人口總數:480人農業人口:468人非農業人口:12人--行政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2.0畝--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漢族發展口號:共同開創美好家園,加油。--所轄村:3個組生產總值:650.0萬元--主要經濟產業:空心李,西瓜,桃子名特產品:桃子辦公所在地:玉桐村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