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內有村莊村址原系湖地,楊姓始建,得名楊家湖,取其名稱首尾二字命名,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楊湖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屬大橋區觀寺鄉;1956年屬觀寺農業高級社;1958年屬倉鎮人民公社;1965年析置觀寺人民公社,同年建楊湖、高旺、老尹三個大隊屬之;1966年三個大隊屬紅光人民公社;1971年三個大隊復屬觀寺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觀寺鄉,改置楊湖、高旺、老尹三村;199……。 |
楊湖村位于河溜鎮西南部10公里,307省道南邊,南靠芡河,交通便利,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人口2070人,總耕地面積2794畝,1個支部,20名黨員,其中女黨員1名。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以加強組織為載體,以脫貧致富為主功方向,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被動局面,集體經濟增大,農業收入逐年提高。2007年村集體純收入6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2007年被鎮黨委……。 |
楊湖村位于淮上區曹老集鎮東部,和固鎮縣王莊鎮相鄰,轄8個自然莊,6個村民組。現有人口2520人,戶數712戶,土地面積6500畝,其中耕地面積5030畝,人均耕地約2畝,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旱地作物為主,全村人均收入6000多元。楊湖村黨總支部下設3個支部,現有黨員55名,村民代表37名,曾被固鎮縣、蚌埠市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淮上區委、曹老集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村黨總支書記李廣強曾獲得省……。 |
楊湖村簡介楊湖村位于劉集鎮 西3公里,毗鄰304省道,全村通水泥砂石路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左新、喬廟、楊湖、徐莊等4個自然莊組成,面積 6597畝,人均土地面積2.7畝,總戶數635戶,人口2897人,勞動力1720人,流動人口105人。 黨支部下轄4個黨小組,黨員45人,流動黨員5人。……。 |
明初,此村原名楊樓,因地勢低洼,遠看像個湖,易名楊湖。1929年1918年屬商水縣西區留村地方。1947年12月屬郾商西縣民主政府。1949年2月屬商水縣,4月屬六區(鄧城)劉村鄉。1955年12月屬四區(鄧城)張莊鄉。1956年10月屬劉村鄉。1958年5月屬張莊鄉,8月,組建楊湖大隊,屬張莊公社。1961年8月屬張莊區。1962年6月屬張莊公社。1983年12月,楊湖大隊改制楊湖村民委員會,屬……。 |
舊時境內大部地勢為北面與漢水相通而形成的數百畝蘆葦沼澤湖區,湖泊之東、南、西面的上十個自然村落居民大多為楊姓,故名。明清時期,本村分屬新豐外垸、楊湖垸,一度又稱永靖垸,歸潛江縣長安鄉管轄;民國初期屬潛江縣第三區戴河鄉第三保;日偽政權時期屬蚌戴鄉,光復后屬蚌帶鄉;1949年7月潛江縣人民政府成立時,屬長市區楊湖鄉,取名楊湖村、滿天星村;1952年合并為楊湖村,屬第七區張新鄉;1955年屬蚌湖區張新鄉……。 |
據傳清朝末年,此地有一楊姓,幼年出天花留下后遺癥,臉上長滿了窩窩點點,人稱楊麻子。此人聰明能干,做生意賺了許多錢。于是,買下村里7000畝湖田,他財多勢大,很有名氣,人稱其湖田為楊麻子湖,并以此得名。楊湖后作為高級社、革委會、大隊、村名至今。明清朝代屬宜城縣;民國社區年(1928)屬宜城縣第一區保衛團;1931年屬宜城縣小河聯保;1941年實現新縣制屬宜城縣小河鄉;1945年屬自忠縣小河公社;19……。 |
梁子湖畔有一個楊家湖,因地處楊家湖湖叉而命名楊湖村。解放初屬楊桐鄉;1958年成立公社時取名三好二大隊,屬楊桐公社管;1971年撤區并社時,改為立新大隊,屬土地堂公社;1978年劃入武昌縣園藝場;1979年改為楊湖大隊;1980年又劃歸土地堂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楊湖村,屬土地堂鄉管轄;2001年機構合并,土地堂鄉并入烏龍泉街道,屬烏龍泉街道管轄至今。楊湖村……。 |
楊湖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譚子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22112220。 |
楊湖村位于黃山頭鎮南部,東鄰安全鄉,西鄰軍萬咀村,南鄰安全鄉,北鄰成福村,全村24個村民小組,595戶,現有人口2159人,黨員75名,村干部5名,耕地面積3550畝!。 |
1956年屬鸕鶿鄉合星公社;1958年設楊湖大隊;1984年設楊湖村村民委員會。楊湖村……。 |
楊湖村是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0211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