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河村,因其境內陽河洞,故名。1951年1月建陽河村(屬羅田鄉),以境內陽河洞得名。1953年劃歸新勝鄉,1958年改村為陽河區隊,1961年改為陽河大隊,1962年劃出部分生產隊給聯合大隊后為新勝公社陽河大隊,1981年為中山公社陽河大隊,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2004年9月,區劃調整時改陽河村為自然村。陽河村……。 |
早年盛產洋禾,洋禾諧音“陽河”,故名陽河村。建國前屬治平鄉二保的轄區。建國初屬治平鄉二村。1956年建新河高級社。1958年更名為新河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因新河重名,更名為陽河大隊。1984年更名為陽河村,設立陽河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新橋村并入陽河村。陽河村……。 |
村境內曾有楊侯廟,建國初設大隊時以楊侯諧音取名陽河大隊,因而得名陽河村。解放初期成立農協會,1958年改為農業合作社,1967年成立陽河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陽河大隊改為陽河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合村并組,將牛背村、寶光村、陽河村三村合并,稱為陽河村村民委員會。陽河村……。 |
因該地有居民點陽河灣,故名。該村解放前至1950年屬興隆鄉十保,后改為十村、群眾村,1958年為興隆人民公社十管理區,1962年改成十大隊,1981年名陽河大隊,1983年為陽河村,沿用至今。陽河村……。 |
陽河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02107231。 |
1949年-1957年稱為陽河鄉,1958年-1983年稱為陽河大隊,1983年-1986年稱為陽河鄉,1986年-1993年稱村委會。1993年-1998年改稱為陽河管理區,1998改名為陽河村委會,并沿用此名至今。陽河村……。 |
三胡鄉陽河村地處鳳城東北,距鄉集鎮8公里,東與黃柏村相鄰,北與忠堡相連,南與石橋村毗鄰,西與革勒鄉古架接壤,下轄11個村民小組,290戶,995人,耕地面積1055畝,其中水田615畝,旱地440畝。現有黨員25人,其中35歲以下的7人。該村定補干部2人。2006年縣鄉兩級表彰為先進支部、2007年受州委組織部表彰為“五好”先進黨支部。省道渝鄂路橫貫其中,村級公路腹地縱橫。近年來,硬化村級公路4.……。 |
陽河村位于走馬鎮中南部,距集鎮5公里,國土面積9.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居民411戶,人口1451人,勞動力601人。耕地1427畝,人均占有耕地1.1畝,茶園2118畝,其中老茶園1601畝,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517畝,林地8500畝。村“兩委”5人,黨員40人,男性黨員34人,女黨員6人,流動黨員7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全村以茶葉種植及加工、糧食種植為主,輔以運輸業、建筑業、畜牧養殖、水……。 |
高店鄉陽河村國土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163畝,林地4800畝,陽河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口現狀: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260戶1210人,外出務工60人,空巢老人8人,留守兒童12人,建卡貧困戶100戶30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15戶73人,五保戶12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0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3人,60歲以上老黨員10人,37歲以下年輕黨員4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2人,村民代表……。 |
【陽河】 Yánghé道光年間,孫姓人在村旁賢水河邊建有“陽河廟”,街沿河建,故名。村委會駐3組,轄10個村民組?偯娣e1.61平方公里,耕地74.5公頃,276戶,944人! |
該村地處射陽河西岸,以河取名。2001年設立陽河村村民委員會。陽河村……。 |
陽河村:位于碩集社區東南3公里處!。 |
該村民國時期為竹林關鄉五保;1949年,建國后,在原五保區域設石槽溝鄉,屬竹林關鎮;1958年9月,公社化時,改為國慶人民公社陽河大隊;1958年12月,丹鳳縣撤銷,并入商南縣;1961年8月,丹鳳縣恢復,設石槽溝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稱石槽溝鄉;2001年11月,石槽溝鄉并入竹林關鎮;2015年將洼口村并入陽河村。稱竹林關鎮陽河村村民委員會。陽河村……。 |
因村民委員會居住地靠近陽河,故命名楊河村村民委員會。1961年以地處陽河,故名陽河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改曾家公社為曾家鄉,陽河大隊更名為陽河村。2011年撤鄉設鎮,為曾家鎮陽河村至今。陽河村……。 |
1984年設立,沿用至今。陽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