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地名學堂坪得名,學堂坪即曾有人在此地辦過私塾,故名學堂社區。1949年前屬酉陽縣鵝池鄉第13保。1951年改保為學堂村。1952年劃入黔江縣。1962年析置學堂大隊、光榮大隊。1983年分別更名為學堂村、光榮村。2002年11月撤銷光榮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學堂村。2010年撤銷學堂村,新建學堂社區,沿用至今。學堂社區……。 |
學堂社區位于素樸鎮集鎮所在地,是全鎮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總面積7.1平方公里,全社區戶數1330戶,轄15個村民組,總人口4994人。全社區有黨員91名,其中女黨員14名,流出黨員8名,黨員平均年齡55歲。學堂社區由原居委會和學堂村組成,支部和村委會多次受到上級黨、政府的表彰。--人口總數:4994人 農業人口:4354人非農業人口:640人--行政區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25.0……。 |
學堂社區為固始縣番城街道辦事處轄下九個農村社區之一,沿固三公路向北,位于番國古城遺址北側,處于城鄉結合部,村部距離固始縣城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學堂社區下轄大莊、山口、學堂、井沿、十里廟、柳營、石大塘、高南、高北9個村民組,2014年被確定為貧困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78戶,558人。一、地理位置學堂社區位于番城辦事處東北,番國古城墻北3公里處,北與十里井社區相接,西與東廟社區相鄰,南與六……。 |
該社區內有一名為學堂墩子的居民點。1952年成立的學堂居委會,屬六角亭街道。1959年屬硚口人民公社榮華分社。1961年屬六角亭街道。1952年成立的下榮居委會,屬六角亭街道。1959年屬硚口人民公社榮華分社。1961年屬六角亭街道。1998年下榮居委會被撤銷。1998年原學堂居委會與原下榮居委合并,更名為學堂社區居民委員會,仍屬六角亭街道。2012年在學堂墩子26號新建辦公樓,由下榮華里1號搬至……。 |
“學堂路”街道和“學堂坡”教育機構位于該社區,社區遂借取已有地名為名!皩W堂”歷史追溯到明朝(大約1490年)。曾官至明朝“翰林修編”、“太子少!钡囊速e長寧籍官員周洪謨,晚年辭官回鄉,途經當時敘州城時,受地方鄉紳邀請,在長江北岸“結草為廬”開辦學堂,其所在山坡被稱為“學堂坡”。2007年,白沙灣開發建設,修建城市道路,其中一條縱貫路被命名為“學堂路”。2008年1月,籌備城市社區,也因此典故而命……。 |
學 堂 村學堂村人口1188人,耕地面積1238.6畝,距仁壽縣城2公里,離國道213線僅2公里。全村有7個經濟社,321戶,總人口1188人,耕地面積1238.6畝。一條自然小河縱貫6、7、3、2、1經濟社。該村先后多年被評為先進文明村。一條4.5米寬的碎石路橫穿全村。交通方便,水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均純收入 246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