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袁氏遷此,新建了小集市,故名“新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仙源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仙源區新市鄉。1958年成立蓬勃大隊,1968年與山棗大隊合并為新市大隊。1972年山棗大隊分出。1984年成立新市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新市村……。 |
新市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新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125110202。 |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屬雨金公社管轄。1962年成立新市大隊,屬新市公社管轄。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依據2016年7月19日臨政發〔2016〕32號文件批復,新市村和高廟村合并,新村名沿用新市村。新市村……。 |
因境內一座寺廟叫新寺廟,因破四舊,建“寺”寫成“市”,以新市為名。民國時期是回龍鄉十二保,解放初期稱回龍鄉農民協會第十二分會,合作化時期,曾與泉水村鄭灣、五叉路(4社)合并。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與林泉村合并,稱為光輝耕作區。1962年,林泉村分出后,泉水村兩個合作社回泉水,又更名為新市管理區。1965年“四清”運動后,又稱作八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改稱前進鄉新市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 |
新市村是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宜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11823103999。 |
因此地位于新民地區市場的集中趕集點,故名。1958年屬新民鄉下轄新市大隊。1995年12月新民撤鄉置鎮,建立新民鎮新市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新市村……。 |
境內有座寺廟“大興寺”,取興寺的諧音得名新市,故名。1951年為新市村,為桂花鄉所在地;1958年合作化時為新市大隊,屬桂花公社;1981年由大隊改為村,屬桂花鄉;2004年強村擴組,與遣虎、桂寨村合并組建新市村。2020年撤銷桂花鎮并入黃荊鎮,屬黃荊鎮管轄。新市村坐落于古縣西北部的黃荊鎮中部,離黃荊鎮政府1千米,距縣城30千米。東與羅江高峰村接壤,南與高峰村、大寨苗族鄉相接,西與大寨苗族鄉、田壩……。 |
新市村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豐禾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623113999。 |
剛建立的做買賣的集市,故名。1939年縣在此建鄉命名為新市鄉,1958年并入回水公社,1999年建立回水鄉,命名為新市村。新市村……。 |
更樓街道新市村位于更樓街道西南部,全村由3個自然村組成,共有農戶376戶,人口1550人,村兩委班子7人,3個黨支部,黨員44名。土地總面積4476畝,耕地789畝。 新市村民風淳樸、環境優美,2007已達到杭州市新農村建設“三星級”的標準。連續多年被評為“清潔鄉村”示范村。今年來,在村兩委和街道領導的正確帶領下,民生基礎設施得到大力發展,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人民生活也變得富裕了。……。 |
因名稱與黃澤鎮光明塘新村重名,后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議,2010年1月正式更名為新市村。村名取自所屬自然村新市村,此名為周邊百姓熟知,便于記憶。2007年行政村撤并,由原先的周家、王家、丁新、新市四個村合并后設立光明塘新村。后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議,2010年1月正式更名為新市村至今。2019年新市、上任合并而成。嵊州市鹿山街道上任村位于鹿山街道新市片,由上舍、施任村組合而成,區域面積2.454平……。 |
新市村位于蓬街鎮的東南,與新星村、新北村、金華村新豐村、新紅村相連,金蓬公里、二條河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共有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960畝,全村共405戶,人口1464人;村兩委共有8人,全村共有黨員27人 。本村主要以種植大棚為主,家庭工業以塑料配件為主。2012年村集體收入6.5萬左右,全村人均收入12978元。2012年被評為民政工作先進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