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年,山西胡、賀、肖、劉四姓人移此定居,因東鄰北旺村,故取名西村。另有英氏一個家族,燕王掃北時由東北遷到此處,當時人煙稀少,跑馬占圈,故取名“英家荒”,英氏的前輩有“義和團大師兄”之稱,后來與西村兩個自然村合并為西村行政村。全村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為主,近年來大力發展以無公害蔬菜種植為龍頭的現代農業技術,光明東道南北兩側共有132個無公害反季節蔬菜大棚,培育有新型西紅柿、黃瓜等優質品種,草莓采……。 |
西村位于縣城中東部屬城中農村,全村431戶,1153人,村兩委干部10名,黨員43名。信教群眾427戶1073人,是一個典型的宗教聚居村。全村有常用常用耕地面積498畝,村“兩委”干部 名,黨員 名,是全縣商貿營銷專業村。……。 |
西村村位于韓村鎮西面,北鄰高莊、東接韓村、南至北張白、西與閆村接壤。全村140戶,570人,耕地1300畝,人均耕地2.5畝。現有黨員26人,村支部、村委會“兩委”班子4人。……。 |
陳莊鎮西村位于靈壽縣陳莊鎮,地處山區,距縣城60公里,距橫山湖水庫景區10公里,國道207、省道正南路、觀光大道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民風淳樸。西村行政區域面積1500畝,耕地600畝,山地300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部分崗次坡地以栽種板栗、核桃為主。全村共有415戶、1345人,村“兩委”干部7人,支部5人、村委3人,黨員89人,村民代表21人。村民以農耕為主要經濟來源,農作物主要以玉米、花生等……。 |
十四戶西村位于鹽山縣城西南角,東臨十四戶中村,北臨十四戶北村,西臨北良村 ,現有住戶212戶,居住面積150余畝,耕地面積1862余畝,常住人口946人,黨員31名,村內主干道全部實施硬化,入村標志明顯,村中電力線路全部到戶,空調用戶近180戶,村中現有私家車40余輛,摩托車電動車基本普及,全村互聯網寬帶上網用戶也逐年增加,村內現有小型企業2戶,從業人員20多名,年利稅3萬元以上,新建養雞場一處,……。 |
走馬驛鎮西村,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30公里,距鎮政府1公里,明初建村,因是古驛站,故名走馬驛,后分為兩村,此村位于河西,故名西走馬驛,面積為900公頃,耕地面積為510畝。戶籍人口456戶,1041人。 ……。 |
因村范圍原屬安達石西部分,故此得名。村駐地北大嶺。據傳,清道光年間有人始居,因村西一大山嶺,位于峪耳崖北,俗名北大嶺,村莊由此得名北大嶺。西村位于寬城滿族自治縣板城鎮東南部,總面積4平方公里。主要公路沿線安唐縣鄉道,東與安達石村相鄰,南與雙廟村相鄰,北與西李杖子村接壤,西與峪耳崖鎮唐家莊相鄰,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39戶,625口人,耕地面積670畝。轄區有北大嶺鐵礦等企業2家。……。 |
西村位于荒地鄉政府以西,面積7.6平方公里,有兩個自然村,總戶數486戶1785人口。……。 |
西村位于縣城正北4公里處。全村戶籍戶數244戶,人口670人。耕地面積6394畝(水澆地100畝),退耕還林面積1480 畝。 ……。 |
該村歷史上李姓居多,名李家莊。因北部還有一個李家莊,為示區別,故名南李莊。后發展為前、東、西三個村。該村在西部,稱西李莊前村。西村村……。 |
西村村是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大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425107235。 |
西村村是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羊羔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130423202201。 |
西村位于黃旗鎮所在地,全村604戶1736人,有十個居民組,有耕地3282畝,林地700畝,草地3000畝,荒山2300畝,河道120畝,村莊300畝,村部有黨群活動中心,衛生室、文化書屋、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文化廣場等。……。 |
西村村是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北張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402101208。 |
西村村位于馬頭鎮政府南面,南鄰城峰路、107國道穿境而過、西鄰京廣鐵路,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全村共有808戶,2860人,耕地370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村民經濟來源于餐飲、商貿等配套服務行業、經商、務工等行業。全村有黨員76名,兩委成員7人,群眾代表27人,黨員代表8人。 我村有黨風廉政工作室、黨員活動室,民主決策室、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計生服務室、交通服務室、警民服務室、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