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曉陽坪得名。1962年設高升、曉陽、中心大隊。1981年中心大隊更名為黃坡大隊。1984改大隊為村,2004年10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將高升村、黃坡村并入曉陽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曉陽村……。 |
曉陽村總人口3544人,村民小組15個,下轄曉陽、東山(西半村)、利棣等自然村,主要街道有鳳前街、觀前街、朝陽街、里灣路、樟檀坂、新厝下,F有耕地0.11萬畝、園地2.28萬畝、林地1.63萬畝,主要特產為茶葉、葡萄、生姜、水蜜桃、地瓜粉、紅酒等。2011年村級經濟總收入為34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650元。曉陽村古稱樟檀坂,是南宋愛國詩人、“福安三賢”之一的謝翱故里。村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太后……。 |
1950年屬小陽鄉;1956年屬雙合鄉;1959年屬沔陽縣國營聯合垸農場第一分場;1964年為楊林尾區聯合公社曉陽大隊;1972年屬沔陽縣蘆葦場;1975年復屬沔陽縣聯合公社曉陽大隊;1984年屬楊林尾區復興鄉;1987年屬仙桃市復興鄉;1998年屬仙桃市復興鎮;1999年全村整體搬遷到復興場村境內建移民新村;2002年屬仙桃市楊林尾鎮至今。曉陽村……。 |
以兩個居民點名稱的字首合稱的諧音命名。原屬小湯池、楊泗廟兩個居民點,合并后取名稱首字小楊的諧音,故命名為曉陽。秦漢時期,房州人在此開荒置地農耕,并設立保甲鄉里,查戶籍教化,催租賦徭役。在《薛剛反唐》一書中有詳細描述,相傳唐朝時稱黑村;明清分別稱楊泗廟、小湯池;清光緒7年(1881年),設楊泗廟保,歸馬欄聯保所轄;1952年8月建立新政權,分別成立小湯池、楊泗廟農業合作社,歸曉陽鄉所轄;1958年1……。 |
曉陽村位于湘鄂兩省交界處,與赤壁市趙李橋鎮相連接,由原聯盟村、曉陽村合并而成,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全村轄21個村民小組,共513戶2406人,耕地面積4085畝,山林面積4968畝,現有黨員80人,下設3個支部,現在村干部5人。群眾的經濟收入基本來源于外出務工及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種植產業主要有優質水稻、香蓮、黃桃、葡萄、板栗等,養殖產業有兩個現代化規模養雞場、一個富硒生豬養殖基地、一個養蜂合作社……。 |
曉陽村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沔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225101209。 |
曉陽村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沙尖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522103203。 |
此處境內曾有一座“曉陽巖”,故名。解放前至建國初為底蓬鄉。1956年調整建置屬留耕區轄。1958年恢復恢復底蓬區轄,村名為曉陽大隊,屬底蓬區轄。1962年調整建置,村名為曉陽大隊,屬底蓬公社轄。1978年將仁和、安遠并入本社,村名為曉陽大隊,屬底蓬公社轄。1980年恢復原建置,將仁和、安遠另置。村名為曉陽大隊,屬底蓬社區轄。1984年底蓬公社改底蓬鄉。村名改曉陽村,屬底蓬鄉轄。1992年撤鄉并鎮,……。 |
意為“當地百姓的生活如朝陽,蒸蒸日上”。民國時期,為占山鄉第8保。1950年,民主建政時為占山鄉曉陽村。1958年,為占山人民公社8大隊。1981年,為占山曉陽村大隊。1984年,更名為曉陽村。2020年4月,羅壩溝村、曉陽村合并設立曉陽村(西府發〔2020〕7號)。曉陽村位于占山鄉西南方向,村活動室距場鎮2.5公里,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設5個社,人,耕地面積3415畝。……。 |
曉陽村位于龍會鎮西南方向,東靠本鎮龍會村,西與窯灣村交界,北與楊嶺交界,南與共同村交界,轄區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總戶數930戶,總人口2642人,18個村民小組,現有低保 39 戶 48人;特困供養人員 39 人;殘疾人口 90 人;貧困戶53戶,共87人已經全部脫貧,高鐵占地400余畝,拆遷房屋49戶,農轉非安置名額221人,現有黨員79名,其中預備黨員一名,黨支部兩個,本村耕地3172畝,……。 |
曉陽村位于致和鎮東南部邊緣(約7公里)與新都區接壤。全村幅員面積1.7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09戶、1668人、有耕地1697.4畝,現有黨員53人(其中正式黨員52人、預備黨員1人)黨小組7個,人均收入6800元。兩委會成員4人、議事會成員27人、村民代表42人、監督委員會成員5人。 ……。 |
據當地高氏宗譜記載,元至順間,一日清晨,有一舉人騎馬經過一片大田垟,有人在清晨大霧間喊牛耕地,舉人對隨從說我們到了“曉垟”,“垟”“陽”同音,漸演變成曉陽。解放初屬曉坑鄉行政村。1956年為曉坑鄉曉陽高級社。1958年屬山門公社曉坑管理區曉陽大隊。1984年恢復村建制,屬曉陽鄉。2005年6月邊垟村并入曉坑村,屬曉坑鄉,2011年4月屬山門鎮,2016年屬懷溪鎮。2019年撤銷曉陽村、上雙岙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