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有一座山形式香爐,得名香爐山。后逐漸形成自然村,在村內設立村民委員會,故名。香爐山村村委會成立于1996年并得名,沿用至今。香爐山村……。 |
香爐山位于黔東南州凱里市萬潮鎮東南方向,在市級文物保護區——香爐山腳下。距凱里市中心18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9公里。海拔1120米,最低830米,全村行政區面積6326畝,村轄9個自然寨,10個村民小組,234戶,共有人口1186人。村內苗族、漢族雜居,其中苗族人口占91%。全村耕地面積675畝,其中田422畝,土253畝。公山26畝,退耕還林565畝。常年糧食總產量309噸,年人均占有糧食364……。 |
清代屬鳳源鄉。1946年縣廢區制,屬西山鄉。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大河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火箭人民公社橋壩、香爐山兩個大隊。1961年撤社改區,屬大河區。1970年兩個大隊合并為先鋒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大河人民公社。1978年調整行政區劃,屬大廟人民公社。1981年9月地名標準化時,以轄區內香爐山居民點更名為香爐山大隊。1984年2月撤社并區,香爐山大隊更名為香爐山村民委員會,……。 |
因域內有一大田畈,是由沙灘開墾形成的,故名。明、清時期屬黃州府黃岡縣還和鄉;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屬黃岡縣第二區;解放初期屬黃岡縣第三區;1951年屬黃岡縣第五區;1956年屬黃岡縣回龍山區;1957年屬回龍山指導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屬黃岡縣回龍山人民公社沙畈管理區,為一生產大隊;1962年設區建社時屬回龍山區回龍山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后屬回龍山公社;1984年恢復區、鎮建……。 |
清朝康熙年間屬楊溪店村。清同治年間屬東鄉岔河保。民國十一年屬二區。民國三十六年屬楊武鄉莫烈保。1948年歸莫烈村,1951年推行土改,歸莫烈鄉,1955年推行合作化,為紅關農業合作社,屬楊溪區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紅關大隊,屬衛星人民公社管轄。1975年撤區并社,為紅關大隊,屬桂花公社管轄。1981年更名為香爐山大隊,屬桂花公社管轄。1984年撤社并區,撤隊改村,為香爐山村,屬楊溪區譚家鄉……。 |
香爐山村是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千工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3123116202。 |
香爐山村是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湄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82103254。 |
香爐山村是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滄水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903105235。 |
香爐山村是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新臺門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11402106216。 |
香爐:香道必備的器具。香爐村村民委員會為香爐村村民選舉產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1958年公社化時,組成先鋒管理區,1962年改為先鋒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香爐大隊,1984年由大隊改為村,2020年5月,將香爐山村和擂鼓坪村合并為香爐山村。香爐村地處華鎣山東麓,海拔一千米左右,共有五個社250戶,總人口980左右,幅員面積廣大,森林面積約12000畝,耕……。 |
香爐山村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高院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325112999。 |
香爐山村是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重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025100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