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屯村基本概況1、區劃環境:吳屯村位于華橋鄉東部,距縣城9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總面積23.3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3332畝,耕地面積4199畝。轄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67戶,人口2203人。2、基礎設施:316國道和鷹廈鐵路橫貫全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移動電話普及。電信通訊覆蓋全村,有線電視光纜覆蓋全村,村組建專業保潔隊伍,添置衛生設備,村莊環境整潔,村民生活質……。 |
吳屯村位于茶平鄉南部,距縣城10公里,屬全鄉第二村,2009年以來被縣里確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心,全村共有436戶,1654人,7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10538畝(其中:林山7860畝,茶園2678畝),耕地面積1984畝。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吳屯村堅持認真貫徹國家的環境保護國策,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保護和改善……。 |
吳屯 村,位于 東灣 鄉東 部,現有耕地 1355 畝,村民 1010 人,黨員 28 名。村“兩委”班子 4人,黨支部書記郝玉坤,村委會主任陳剛。該村活動場所建于 2010 年,占地 3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80 平方米,房屋 7 間。全村共有農戶229戶,村街產業特色為瓜菜種植。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養殖業以豬、羊為主,村民代表17人,監督小組1個4人,理財小組1個4人。……。 |
吳屯村全村轄170戶76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4人,已于2018年全部實現脫貧。村莊耕地800余畝,年集體收入約20000元,主要來源是土地流轉。 ……。 |
吳屯村村莊占地面積410畝,農戶262戶,總人口1170人,耕地882畝,共有黨員16名,村民代表21名(其中黨員3名),村黨支部成員3人,村委會3人,交叉任職1人。村級組織:2014年8月份,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市委組織部、民政局的指導下,完成了村民代表推選和村委會換屆選舉,并在15年1月完成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目前村代會、村監會、調委會等組織健全。村務運行:村內各項工作都嚴格按照請示報告、“三議……。 |
嘉靖年間,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取名為吳屯。1949年屬平原省濮縣四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屬山東省濮縣四區。1956年撤銷濮縣,改屬山東省范縣馬陵區。1958年設立楊集公社吳屯大隊。1964年范縣由山東省劃歸河南省,屬河南省范縣白衣閣區。1968年區改公社,稱白衣閣公社吳屯大隊。1983年公社建制撤銷,屬白衣閣鄉。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設立白衣閣鄉吳屯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吳屯村……。 |
原名北邢固屯,后村中吳氏興,邢氏絕,易今名。明初成村。1947年屬衛南縣第七區。1949年屬長垣縣第六區。1958年建吳屯生產大隊,屬樊相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吳屯村民委員會,屬樊相鄉。1994年屬樊相鎮,沿用至今。吳屯村……。 |
《吳氏族譜》載:清乾隆年間,吳氏從寧陵縣吳大橋遷此。清咸豐年間筑寨,更名吳屯寨。清中葉,吳屯寨西門外有龍王廟,農歷二月初二有廟會,逢會便連續唱戲五天,燃放煙火,四方數十里鄉民來此趕會、進香,后遂起集會,易名吳屯集,里人習稱吳屯。原屬考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劃歸睢州。1912年屬睢縣。1928年劃歸民權縣,屬孫六區吳屯聯保。1948年屬孫六區,在此設吳屯鄉。1956年屬王莊寨鄉,稱吳屯高級農……。 |
轄區內有武屯小學校,取諧音為吳屯。1958年成立吳屯生產大隊,隸屬拾屯公社;1983年,撤銷吳屯生產大隊,設立吳屯村,沿用至今。吳屯社區:位于拾屯街道東北2公里處。……。 |
吳屯村是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萬福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881110213。 |
吳屯村是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羅羅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782102204。 |
吳屯村是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英城子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726201205。 |
吳屯村是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泡崖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281210209。 |
吳屯村是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楊莊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25102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