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村村情概況 肥西縣三河鎮五合村位于三河鎮東部,巢湖之濱,孤山腳下,東鄰巢湖,西鄰濱湖社區,南與濱光村一河之隔,北與西湖相鄰,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李濱路直通本村,巢湖水運直達堤岸,水陸交通十分便捷。五合村區域面積約2.8平方公里,農業人口1753人,農業家庭戶435戶,轄13個村民組,一個住宅小區,0黨員36人,可耕地面積1222畝。水面積1140畝,本村農作物主產水稻、小麥、油菜、棉花及水產養……。 |
五合村地處楊灘鄉南部。全村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2083人,535戶,11個村民組。村級設1個總支委員會,下設3個支部,6個黨小組。現有黨員61人,女黨員9人。 全村經濟發展以家庭經營為主,主要收入來源為毛竹和茶葉,人均純收入10000元。村集體經濟有村集體山場,山場面積160余畝。年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 全 村的主導產業為毛竹和茶葉,全村毛竹面積12000多畝,茶葉5000多畝,年產毛竹60……。 |
五合村位于大石鄉西南部,東臨棠林村,北鄰大石嶺村、大明村,西邊為西湖村,南面是泊湖,號稱“泊湖魚米之鄉”。村址金谷嶺歷史上曾是沿湖水產品運往徐橋鎮的必經之地,是人口、經濟、文化中心。1958年取名為“五合高級社”,1964年改稱“五合大隊”,1984年恢復村名。全村地域面積為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3800畝,水面面積1300畝。五合村共轄15個村民小組,全村共549戶人家,人口總數為223……。 |
五合村位于十渡鎮政府所在地的十渡村東北15華里的山溝,距張保公路干線4華里,村內通柏油路。全村有80戶,218人,有市級民俗戶11戶,日接待量200人。友山居:占地3000余平米,房間30余間,餐廳、衛生間、洗浴、娛樂一應俱全,日接待70余人。石人峰培訓中心:占地面積8000余平方米,共有各種高、中、低檔客房60余間,各種娛樂設施齊全,是休閑娛樂的好場所,日接待游客105余人。……。 |
五和村位于萬盛經開區萬東鎮,地處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距離江南機場約5公里,有著較好的區位優勢及資源優勢。森林面積383.75公頃,各種林果面積466.67公頃,是全區森林覆蓋率最好的村之一。農業生態環境良好,無水土流失現象,農用化肥施用強度、農產品農藥殘留均控制在標準之內。在各地梨花基地眾多的大環境下,五和村拓展思維,獨辟蹊徑,將自然的梨園與文化的“梨園”相結合,以花為媒、以節會友、以戲傳情,成功……。 |
五合村委會位于江川鎮西南面,地處山區。與鎮政府相距9公里,總人口1616人。耕地面積1496畝,其中水田面積1269畝,旱地215畝。林地面積20925畝。下轄花根、新村、合塘、三貫、周源、小丹6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200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1000元。村黨支部現有40名黨員。五合村民主要收入依靠種植水稻,水果,林業等。……。 |
因駐地有五角圩,取“五合”兩字(“合”字與本地語“角”字諧音)命名。1952年成立五合鄉,屬吳川縣第八區。1958年改稱五合大隊,屬坡頭公社。1983年6月垌尾大隊、后塘大隊、鄧屋大隊部分村并入五合,成立五合鄉,屬坡頭公社。1984年坡頭區成立,屬坡頭區公所。1987年改稱五合村委會,屬坡頭鎮。1990年改稱五合管理區。1999年3月改為五合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五合村……。 |
五合村是廣西百色市田陽區坡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021102209。 |
五合,1958年從梅里大隊劃出三個村,孝中大隊劃出兩個村共計五村合成一個大隊,以五村聯合之意得名。原屬梅里、孝中2鄉地,1958年析梅里鄉3村及孝中鄉2村合設五合大隊,屬英雄公社。1962年撤銷,分入梅里、孝中2公社。1968年12月分屬梅里、孝中2大隊。1980年復置五合大隊,屬土博公社。1984年9月改五合村,設五合村民委員會,屬土博鄉。1987年改設五合村公所。1995年復設五合村民委員會。……。 |
五合村下轄英加坪、田稔、里迪、六賀、高早、蘆塘、甘山、差蛤、古城等9個經聯社共18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986戶共3221人。五合村委黨(總)支部有田稔、六賀、高早、蘆塘等4個分支部共49名黨員,預備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五合黨總支從“抓建設、抓黨建、抓執行、抓作風”四個角度提升村“兩委”干部的政治素質、責任意識和廉政意識,按照“七個一”活動的內容要求,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主題活……。 |
由曲水、梁屋(現下梁、上梁)、廣居(現黃屋、張屋)、平垌、道莊五個自然村合成,故名。1984年從甘棠村析出五合村,成立五合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稱五合村公所。1995年復稱五合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甘棠五合黨總支成立于1984年,隸屬于甘棠鎮黨委,下設平垌、張屋、下梁、梁覃、道莊等5個黨支部。……。 |
12、海南省陵水縣英州鎮五合村 五合村委會位于英州鎮西北面,距英州鎮區約8公里,東面與母爸村委會交界,西面與古樓村委會相連,南面與鵝仔村委會交接,北面與三亞市南田農場接壤。下轄4個自然村,即加卜村、新坡村、文龍村和五合村。全村共有村民1398名,耕地面積3000畝。產業以種植芒果、冬季瓜菜、檳榔和水稻為主。截止2015年底共有黨員67名。……。 |
五合系由寨壑溝、老悶溝、小栲栳、硯壑溝、南崖壑等五個山地居民點組成。原屬上寨村管轄,1948年從上寨劃分出來,1949年合并為一個村,起名五合,意思是五個片的居民合起來組成的村莊。五合村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58戶,480口人。村兩委5人,黨員27人,村民代表13人,耕地292畝,退耕還林600余畝,荒山3000余畝。……。 |
因大革命時期將此地荷葉坪、保畈、鑄錢源、木林沖、大皂五個村合并,故得名。1950年屬第三區大德鄉;1951年屬第十區大德鄉;1957年屬木港區大德鄉;1958年屬木港公社大德鄉;1959年為木港公社大德管理區五合大隊;1961年為木港區大德公社五合大隊;1975年為大德公社五合大隊;1984年廢公社復設區,為木港區大德鄉五合村;1987年撤區建鄉,為大德鄉五合村;1999年大德鄉并入楓林鎮,為楓林……。 |
五合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太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023114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