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莊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劉集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1127200229。 |
魏莊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房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1126109203。 |
建村于明朝隆慶年間,以姓氏命名為魏家莊。人文歷史及自然情況:魏家莊:建村于明朝隆慶年間,以姓氏命名為魏家莊。基本情況:村兩委班子健全,共有村干部6名,黨員51名,村民代表21名。全村總戶數292戶,總人口1147人,耕地面積2647畝,人均耕地2.48畝,人均純收入7927元,無主要產業。……。 |
魏莊村座落于韓莊鎮東南,68戶,人口215,農業人口203,耕地550畝,村莊占地100畝,村內水泥硬化路面350.米,路燈8盞,辦公室6間,88平米,廣場220平米,衛生室一個,黨員8人,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魏九成,男,62歲,高中,從2002年任職至今。副書記副主任,魏存良,60歲,初中。……。 |
魏莊村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撫寧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323100267。 |
清乾隆年間,魏姓遷此建村,以姓定村名。1962年9月成立南北莊生產大隊,屬爪營公社。1975年自爪營公社析設東壩頭公社,改屬東壩頭公社。1983年12月改魏莊村民委員會,屬東壩頭鄉。2018年10月13日,東壩頭鄉撤鄉建鎮,屬東壩頭鎮至今。魏莊村……。 |
據最早有郭姓從山西遷來定居。后有苗姓,馬姓,魏姓,劉姓從洪洞縣相繼遷來。相傳魏征丞相居住此村,故名魏莊。1949年屬鳴皋區。1958年成立魏莊大隊,屬鳴皋人民公社。1959年從鳴皋人民公社分出屬宋店人民公社。1962歸坡頭人民公社。1965年成立高山人民公社,屬高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魏莊村民委員會,屬高山鄉。2009年12月撤鄉建鎮,屬高山鎮。魏莊村……。 |
因魏姓人家在此建村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四維鄉。1949年屬魯山縣魏莊鄉。1956年屬魯山縣倉頭中心鄉。1958年更名為魏莊大隊,屬魯山縣董村公社。1961年屬魯山縣倉頭公社。1983年更名為魏莊村民委員會,屬魯山縣倉頭鄉。魏莊村……。 |
明初,魏姓來此建村,故名魏莊。清代屬豐北保。1929年屬南區。1934年屬四區。1947年屬侯店鎮。1948年屬三區(堂街)。1958年屬王集人民公社,置魏莊大隊。1961年屬王集區。1965年屬王集人民公社。1984年屬王集鄉,設魏莊村民委員會。魏莊村……。 |
明初魏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魏莊。清屬孫屯里。1936年屬葦子聯保。1941年屬楊集鄉。1951年屬六區。1958年屬小屯公社李珍莊大隊。1981年李珍莊大隊析置魏莊大隊,屬小屯公社。1984年改魏莊村民委員會,屬小屯鄉。1996年小屯鄉撤鄉建鎮,屬小屯鎮。魏莊村……。 |
明代,有一姓赫的在朝官拜御史,因觸法判罪后,其家仆魏氏攜其子而逃,在此落戶,取名“赫魏莊”,后姓赫的逐漸絕跡,故又稱之為“魏莊”。1949年屬滑縣慈周寨。1958年建隊,稱魏莊大隊,屬滑縣瓦堽公社。1974年將“瓦堽”恢復為“瓦崗”,稱魏莊大隊,屬滑縣瓦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稱魏莊村民委員會,屬滑縣瓦崗寨鄉。魏莊村……。 |
據明代以前叫河道村,明初大遷民后,因其魏姓居多,改為魏家莊。清光緒年間稱魏莊。1982年更名為魏家莊,后演變為魏莊,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內黃縣志》載有“魏家莊”。1950年成立行政村。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轉高級社。1958年成立魏莊大隊,隸屬亳城公社。1984年成立魏莊村民委員會,屬亳城鄉。2017年撤鄉設鎮,稱亳城鎮魏莊村民委員會至今。魏莊村……。 |
傳明洪武二年(1369)魏氏族人先由山西洪洞縣遷至武陟縣杜村,后又居此成村,得名魏莊。1948年屬武陟縣第八區。1953年屬武陟縣第七區詹店鄉。1958年成立魏莊大隊,屬何營人民公社。1983年改魏莊村民委員會,屬何營鄉。1985年屬詹店鎮。魏莊村……。 |
明洪武年間,魏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以姓氏取名魏莊。1949年,設立平原省,屬衛河縣第三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屬河南省清豐縣第五區。1955年,屬大流鄉。1958年,為大流人民公社魏莊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大流鄉魏莊村民委員會。魏莊村……。 |
據家譜載,清康熙年間魏姓由魏沖(今屬淅川縣九重鎮)遷此,故名。清末民初屬平陽里。1936年屬蟒張營聯保。1941年屬㴔灘鎮。1949年屬李崗鄉。1958年屬白牛公社稱魏莊大隊。1969年屬元莊公社稱魏莊大隊。1983年魏莊大隊改為魏莊村民委員會,屬元莊鄉。2005年撤鄉設鎮仍屬之。魏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