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村由原龍西、汪洋、寶珠三村合并,是望江先祖的聚居地之一,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汪洋遺址”、“黃牌遺址”等。人口3650人,936戶,9個自然村,29個村民組,耕地面積4300畝。村黨總支黨員94名,下設2個黨支部,兩委干部6人。 汪洋村仍以糧油棉生產和特色水產養殖及肉鴨養殖為主,勞務收入更是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近年來,汪洋村交通設施、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安居樂業!。 |
汪洋村坐落在桐黃公路和桐舒公路的交叉處,仙龍湖上游,屬文昌辦事處管轄,人口1640人,農田面積624.3畝。山場面積為6984畝,退耕還林面積376.5畝。汪洋村下設18個村民組,集體資金達10萬余元。村集體及發包企業有花元橋采石場、汪洋水庫養殖場、汪洋茶廠,個私企業有方金啟生豬養殖場。花元橋采石場每年毛收入達100萬元,汪洋水庫養殖場收入為60萬元,方金啟生豬養殖年出欄生豬1000頭,汪洋茶廠年……。 |
汪洋村是安徽省核定首批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之一,即新農村建設“百鎮千村”工程的示范村,我村毗鄰懷寧新縣城,轄區內有馬廟鎮民營工業園區和縣工業園三期(建設中),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目前,村下轄33個村民組,面積約7平方公里,總戶數為920戶,總人口3408人。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88人,預備黨員2名。 村黨總支、村居民委會自成立以來,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夯實群眾基礎,努力……。 |
汪洋村地處孫村鎮西北部,東至順風、萬里村交界、西與銅陵一河之隔、南與萬里、感定村交界、北與荻港鎮連接,總面積7.01平方公里,總人口2823人,轄25個村民組,耕地面積2770畝左右,山林場面積3173畝,水面1110畝,屬于半山半圩丘陵地區,資源豐富,已辦有糧油加工廠,石灰石廠,金鐵礦磁選廠等十幾家大小企業,和荻港鎮交界處已在建造大型的新型建材工業園。全村電信電網已開通、自來水已安裝,新荻黃路從……。 |
汪洋村位于小池鎮鎮域的中部,緊鄰贛龍鐵路,離319國道1公里,汪洋村東與賴邦村交界,南與山美村相連,西與興貴村毗鄰,北和璜溪村接壤,村委會距小池鎮政府0.3公里,離龍巖市區18公里。緊挨汪洋村東邊有條龍門溪經過,河寬30米,村域內全長1.5公里,龍門溪是福建第二大河九龍江的源流之一。汪洋村土地資源較少,村域面積2200畝,耕地1286畝;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有石灰礦,鐵礦;旅游資源主要有龍池書院……。 |
因以王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間此地發生水災,場面如同汪洋大海,故名。1949年前屬清水縣管轄,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設大陽鄉,屬大陽鄉管轄,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為大陽生產管理委員會。1983年為汪洋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汪洋村……。 |
汪洋村委會由原抱元大隊和汪洋大隊,于1987年合并為汪洋鄉,后改設為汪洋管區、汪洋村委會并沿襲至今。汪洋村位于抱翁國防公路東邊位置,東南連接博文村委會,西部連接翁田村委會,北部連接大福、明月村委會,轄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17個自然村,最近村莊離翁田墟約1公里、最遠村莊約6公里,大部分村莊有硬化道路入村,戶戶有電有水,治安環境良好。轄區總人口428戶1694人,現有村“兩……。 |
高店鄉汪洋村國土面積2.99平方公里,耕地1200畝,林地1070畝,距孝感北站2公里,交通便利。紅色文化歷史悠久,第一個紅色黨支部成立于汪洋村汪洋店。人口現狀: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370戶1488人,外出務工320人,空巢老人12人,留守兒童10人,建卡貧困戶99戶40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38戶120人,五保戶7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2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人,60歲以上老黨員5人……。 |
汪洋是指村民委員會駐地汪洋廟,汪姓于廟邊建村,因當時荊棘叢生,人稱刺蓬汪家,后將“刺蓬”二字廢掉,汪字下加“洋”字以示廣大之意,稱“汪洋廟”。1949年前屬第二區青珠鄉,1949年屬四十里街區康橋鄉,1956年為康橋初級社,1957年為康橋高級社,1958年屬團林公社康橋大隊,1984年改名為汪橋村民委員會,屬團林鄉,沿用至今。汪洋村……。 |
中華民國保甲制時為鋪鎮鄉第七保。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名為汪楊農業社,以汪家灣和楊家灣兩個自然村而命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汪楊大隊。1967年改稱四新大隊,1972年恢復原汪楊大隊名稱,1984年因政社分設改稱今名,沿用至今。汪洋村……。 |
汪洋村是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002103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