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轄自然村鐵牛塘衍生得名。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屬沔陽州永泰鄉后灃里,清光緒年間屬沔陽州南鄉。1912年屬沔陽縣南鄉,1932年屬沔陽縣五區后豐鄉,1946年屬沔陽縣平豐鄉。1949年分屬嘉魚縣南復鄉、沔陽縣后豐鄉。1950年屬新堤市新螺區。1951年屬洪湖縣一區鐵牛鄉鐵牛村、復糧洲村、十八家村。1958年分屬郊區公社洪鐵大隊、復糧洲大隊和洪湖縣畜牧局十八家養殖隊,1961年分屬鐵牛公社向陽……。 |
鐵牛村位于停前鎮中東部通往宿松的公路3.5公里處,屬鄂東丘陵地帶,全村401戶,總人口1771人,分布在18個小組,全村版圖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14畝,山林面積3700畝,全村有黨員56名,興建了村部辦公樓兼活動室。通過三年的努力硬化三條村組主干道公路,基本結束村民出進“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村里還按規劃鼓勵村民在公路兩邊建有整齊的兩層和三層樓房,很多戶建了沼氣池,接了自……。 |
鐵牛村是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常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522103205。 |
此村境內有鐵牛溝,村名遂借取此名為名。解放前屬于李馥鄉第5、7、8保,1950年建政,1958年成立李馥人民公社為和平管理區,1961年改為勝利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勝利重名,經渠府辦(1982)2號文件更名為鐵牛大隊。1984年體改,改為鐵牛村,2004年將河堰村并入鐵牛村,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將原有10個村民小組調整為6個村民小組,隸屬李馥鎮,至今。鐵牛村……。 |
鐵牛村是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芭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123106999。 |
因此村處地勢平坦適合機耕,解放后隨著經濟發展生產隊曾引進拖拉機在此耕地,當地人指耕地的拖拉機為“鐵牛”,故名。解放前屬土主鄉十一保,劍峰鄉四、五保。解放后分設土主鄉旗坪、鐵牛兩村。1958年屬土主公社鐵牛管區。1962年更名為紅衛大隊。1982年更名鐵牛大隊。1984年為土主鄉鐵牛村村民委員會。1988年為土主鎮鐵牛村民委員會,2020年5月15日在原鐵牛村基礎上合并十二個社為五個并繼續使用鐵牛村……。 |
因以前此地有一亭子,稱“鐵牛亭,故名。1949年成鐵牛鄉,屬代寺鎮管轄;1957年成立人民公社稱鐵牛大隊;1984年改名鐵牛村。騎龍鎮鐵牛村距離政府6公里,東面與代寺鎮邊界相連,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1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29戶,人口3000人左右。有耕地2350余畝,其中水田1420畝,土930畝,林地850余畝。通村社公路15公里。……。 |
原鐵牛鄉政府駐地位于該村,村遂借取鄉名為名。1958年為六大隊,因序數用名,更名為雄家大隊;1984年為雄家村。2007年合村并組時二峨村并入該村。1958年為一大隊,因序數用名,更名為清河大隊;1984年為清河村。2007年合村并組時河口村并入該村。2020年5月15日仁府發〔2020〕67號將清河村、雄家村合并,設立鐵牛村。鐵牛村……。 |
鐵牛村南鄰青山村,東臨馬福村,北鄰邛崍市寶林廣巖村,西鄰青山村。全村幅員面積4.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88畝,共轄10個社449戶,總人口1632人。其中勞動力961人,村黨員47人,7個黨小組。2014年人均純收入10500元,全村現有水泥路19.5公里。村主導產業是:漁業、生豬、柑桔、獼猴桃。……。 |
鐵牛村位于新鏡公路沿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村554戶,約1200余人,下轄14個村民小組,由大村、石塘頭、路溪灣、油車岙、下馬、上馬嶺、元壇廟、大岙、海螺底、花佛前、應田塢等11個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自然村多。由于園區建設,海拔在130米以下的土地全部被征用,現僅存耕地50余畝,農業生產已不再是村民日常主要的勞動。 相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村兩委齊心協力,全體村民支持,鐵牛村的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