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內有一溝叫鐵場溝,故得名鐵場村。1958年由村改為生產大隊,屬天臺人民公社。1984年1月大隊改為村,公社改為鄉,屬天臺鄉,1992年9月屬江東街道,1998年10月屬天臺鄉鐵場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2008年屬江東街道至今。鐵場……。 |
村周圍鐵礦多,傳說300多年前就有煉鐵,故稱。最早江、朱二姓遷入,定居半山腰。1949年初期屬第五區(南陽區)花嶺鄉。1961年歸南陽區花嶺小公社壩頭大隊。1965年歸南陽公社壩頭大隊。1980年4月分設鐵場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為南陽鄉鐵場村委會。1993年南陽撤鄉建鎮,為南陽鎮鐵場村委會。鐵場村……。 |
鐵場村位于東源鄉西南部,距城關6公里。全村現有138戶518人,黨員19人,其中女黨員1人,預備黨員1人,積極分子2人。本年度村兩委換屆選舉中,1名女黨員進入支委班子。全村土地總面積3884畝,林地面積2798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857畝,耕地面積700畝,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7500元,村財收入1萬元。村里有“三企兩社一道觀”。三企:一家是柘榮縣隆盛食品有限公司,是閩東唯一的一家專業生產加工鮮……。 |
鐵場村:東接臨江鎮井欄村,南接鐵坑村,西接水門村,北與永興鎮龍下村為界,距鄉鎮所在地5公里,全村有耕地2173畝,共有林地23036畝,其中國有林8050畝,毛竹山1500畝,生態林2600畝,全村共有321戶,總人口1138人,轄9個村民小組,黨員42名,轄區內的廟后門山、龍塘瀑布和小鐵坑的千年花梨木,風景別致,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轄區內還有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 ……。 |
鐵場村概況我村地處舊縣鄉西南中部,205國道串通全村,長3.5公里,距鄉政府、市場3公里,離縣城約18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總人口1186人,有6個村民小組、255戶,總勞動力599人,外出務工勞動力301人,貧困戶20戶64人,低收入戶64戶276人。有耕田面積814.9畝,山林面積6569畝,北山背與才溪榮石村相連,其中山態公益林4700畝,06年末人均收入2523元,低于全鄉水平。境內地下礦藏……。 |
明末清初時期,曾經在棕樹圍村及鄰近幾個村莊開挖鐵礦,人們從而把棕樹圍村的周邊村莊統稱為“鐵場”,故名。陳氏始祖積繡公于清朝順治十三年從羅東最早遷入;張氏始祖游春公于清朝順治十三年遷入;成氏始祖于清朝康熙年間遷入;劉氏始祖振達公于于清朝康熙年間從富林鎮勒竹坑遷入。1952年3月設鐵場鄉,屬云浮縣四區。1954年3月成立鐵場鄉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料洞鄉,1958年10月設鐵場生產生產大隊,屬幸福人民……。 |
因位于河源市龍川縣政府駐地墟郊區而得名。1949年設為鐵場村,1957年改稱鐵場管理區,1958年改為鐵場大隊,1983年改為鐵場鄉,1986年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鐵場管理區,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鐵場……。 |
村名來由有其二,其一:明代因打鐵業興旺,故名。其二:大批中原移民定居鐵場于宋代,早期居民,多姓氏相連聚居,經過世代繁衍,各各自建圍墻,有崗塔、有圍門統一出入,加上村莊四邊都有溪水圍住,出入要經過橋梁或乘坐木船,山賊難以潛入,土匪也不敢侵犯,如同銅墻鐵壁一樣,故名鐵場。清朝時期,隸屬博羅縣石灣巡司署鐵場約;民國時期,隸屬博羅縣十二區正義鄉鐵場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隸屬博羅縣第五區鐵場鄉;1959……。 |
原汁原味的鐵場山青水秀的清溪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花園21個村(居)猶如21朵美麗的鮮花沐浴60年的雨露陽光在清溪大地上綻放出醉人的芬芳……改革開放的清溪是一個經濟騰飛的大舞臺60年的風華歲月30載的精心呵護撩開時空的幕布向我們款款走來的鐵場依然淳樸清新自然貌美如初……一、廣緣庵的記憶位于清溪鎮北面,銀瓶山腳下的鐵場村,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760多人,是清溪進出惠陽的交通門戶,也是惠陽、東莞、深圳……。 |
城中街道鐵場村坐落在四會市四清公路旁,距四會市中心約7公里。轄區總面積約10200畝,其中耕地面積2150畝,山林面積3600畝。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全村委有12個村小組;人口1638人,總戶數423戶。全集體經濟年收入近百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718元。全村以農業為主體經濟,兼營三高農業和村辦工業,蓮藕種植是鐵場村的特色農業,鐵場村蓮藕素以粗狀、肉質粉綿、不生渣、不生絲而遠近聞名,成為鐵場……。 |
查當地《王氏宗譜》載,“奇公于南宋從新昌長潭遷臺寧金溪(鯨溪)之口。金溪產鐵砂,煉鐵、制釘、鐮之地也”,故村名鐵場。清屬寧海縣南鄉梅家莊。民國17年(1928)屬東金鄉。民國24年屬梅家鄉。民國29年(1940)三門建縣前后均屬梅家鄉。1949年解放初沿用舊制。1950年5月屬中門鄉。1955年成立勝利、成功、五星3個初級社。1958年初,3個初級社合并轉為高級社。1958年冬,改建鐵場生產隊,屬……。 |
鐵場村位于新河鎮西南方向,全村總面積為2.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為705畝。轄19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895戶、2460人,村兩委班子10人,黨員67人,村民代表48人,村監委6人,老齡委8人。村內出租私房35戶,出租私房64戶,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11560元,全村共有低保戶4戶,信訪重點戶8戶。……。 |
鐵場村座落大荊鎮水漲社區內,擁有461戶人口,耕地486畝,山林45畝,交通便利。村民以外出經商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