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內小地名天生堂和河堰壩,取其首字為“天河”,后衍生為“天和”。1958年為河堰大隊。1981年更名為天和大隊。1984年4月更名為天和村。2004年村組規模調整時,里仁村并入天和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天和村……。 |
因村有天和圩,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建村后就以圩命名,故名。于300多年前開始建村,1979年從九湖村分出。1987年1月,花東區公所成立天和村委會,隸屬花東區公所。1987年3月,隸屬花東鎮人民政府,并沿用至今。天和村委會位于花東鎮西邊與花山鎮交界,面積約 1.3 平方公里,下轄個5村民小組,總人口912人。 天和村委會距離市區13公里,離花東鎮3公里,只有一條花都大道跨過,集體收入以土地出租、舊……。 |
天和村是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童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626113218。 |
天和村是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大瑤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181110251。 |
2016年9月28日撤銷將吳家堡、張家堡、趙家堡、白虎寺合并為天和村,設立天和村村民委員會。縣政發〔2016〕38號文件批復。2016年9月28日撤銷將吳家堡、張家堡、趙家堡、白虎寺合并為天和村,設立天和村村民委員會。天和村……。 |
取老百姓和平、和諧、安居樂業之意,故名。1950年屬天仙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天仙公社;1985年屬天仙鎮老天溝村、大路村、馮村、上油村;1992年實行撤區并鄉建鎮,屬天仙鎮老天溝村、大路村、馮村、上油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老天溝村、大路村、馮村、上油村合并屬天和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大路村……。 |
當地百姓希望生產生活天時地利人和,得名天和村,故名。2016年體改,由原龍山村、天寶村、書房村合并,取名天和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后將天和村(原天寶村)、龍山村、書房村合并,設天和村,沿用至今。天和村幅員面積7.5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9個,戶籍人口1016戶2311人,常住人口344戶860人,黨員74名。產業發展以香桂、雜柑種植和生豬代養為主,著力打造種、養殖業發展特色村。……。 |
永興鎮天和村位于綿陽高新區西部,距永興鎮5公里,遼寧大道、科發大道、興安大道縱橫穿越而過。東鄰永惠村,南鄰寶山村、西、北與安州區界牌鎮緊緊相連,全村幅員面積約5.3平方公里。轄區現有中國重汽、四川經緯達、川汽野馬、豪森木業等省市重點骨干企業。2020年5月因村級建制調整,天和村由原雙土地村與原方登寺村合并而來。全村現有9個村民小組,戶籍總戶數1702戶,戶籍總人數4123人,外來暫住流動人口約12……。 |
以祥瑞、希翼命名,取天人和合之意。古屬東鄉第一都;解放前屬洪疇鎮第四保;1950年為明岙鄉第6、7村;1961年合為下丁大隊;1969年分立福基坦、下丁2個大隊;1984年分別改村;1992年屬洪疇鎮;2002年福基坦、下丁兩村合并時,各取一字稱福丁行政村;2018年福丁、西岙洋2村合并。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5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天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