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南村隸屬于當涂縣塘南鎮,是塘南鎮政府所在地,東面與鳳凰村毗鄰,南面與邰橋村接壤,西面與大高村相鄰,北面與大隴鄉霍村相連。本村區位、交通優勢明顯,距縣城34公里。塘南村轄5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共667戶,全村總人口2589人,黨員數61名,預備黨員3名。塘南村現有耕地面積3485畝,其中,內圩面積3090畝,南圩面積395畝?煞硼B水面1343畝。全村主導產業為水產養殖業,盛產優質稻米、油料作……。 |
塘南村位于南陵縣弋江鎮中西部,老318國道以北,西與籍山鎮接壤。蒲橋新河自村中貫穿而過,紅塘河及一字橋河分別由村東北和西南方向涉境而流,是典型的水鄉圩區。全村總人口2769,共分780戶,有18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黨員71名,設一個總支,兩個支部 。 耕地面積3031畝,以種植雙季稻為主,是我縣重要的綠色水稻種植示范區,優質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地方生豬良種——圩母豬,保護與繁育頗負盛名。 在新農村建……。 |
新店鎮塘南村位于鎮政府西1.5公里,霍壽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塘南村西鄰十里井村,北與新店村接壤,南靠新華村。該村有5個村民組2833人,耕地2900畝,黨員59名,2010年人均純收入5894元。村支兩委班子工作熱情高,凝聚力強。塘南村是新店鎮的農業科技種植示范村,紅橋村民組有反季節蔬菜大棚17個,種植蔬菜優質品種21種;閘口村民組有桃樹近萬株,人均年增收1750元。在科技示范園區,養殖戶豬舍面……。 |
塘南村委會位于荷城街道西安圩北面,距荷城中心城區約9公里。面積約7平方公里,有效耕作面積5500畝。塘南村下轄10個自然村,分別為:霄陵、大塘江、大塘邊、塘邊、存心、巷口、南岸、俊洲、水口、塘伙。全村總戶數717戶,總人口2986人。在村村民以種養業為主,共有魚塘3500畝、水稻1000畝,還有1000畝土地對外發包種植蔬菜瓜果、花木場;外出村民則以務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塘南村委會致力于農村三個文……。 |
1951年設塘南鄉,1958年設高南、高北、聯星三個大隊。1981年從高南大隊拆出,設塘南大隊,1983年設塘南鄉,1986年稱塘南村委會,1990年稱塘南管理區,1999年稱塘南村委會,沿用至今。塘南村……。 |
塘南、南龍合并,兩地各取一個字,得名塘南村。1950年,稱塘南村;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二十一區(區府設在公梅),稱塘南小鄉;1954年,改稱塘南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定南鄉;1960年,改稱塘南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塘南鄉;1987年3月,依據惠東府函﹝1987﹞22號文的批復,改稱塘南村委;1990年,改稱塘南管理區;1999年,改稱塘南村民委員會,地名……。 |
位于自然大洼塘南部而得地名。1942年,為塘南村。1956年,為塘南高級社。1958年,建隊時名塘南大隊。1984年,為塘南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腰港村村民委員會與塘南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塘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塘南村:位于盤灣鎮以北4公里處。……。 |
因駐地位于塘溝街南側而得名。解放初期設立塘南鄉(小鄉)。1958年更名為馮莊大隊。1983年更名為馮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更名為塘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塘南村:位于塘溝鎮西南2公里處!。 |
駐地為塘南余家,故名。1979年經南昌市郊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沿用至今。塘南村……。 |
1949年屬二區柘林鎮,后屬九區解放(翻身)鄉、十三區塘南(塘灘)鄉。1955年屬柘林區塘南鄉,1956年屬麻丘區柘林鄉。1958年屬衛星人民公社塘南大隊,1959年改為麻丘人民公社塘南管理區塘南大隊。1961年屬麻丘區塘南人民公社塘南、陳村、前豐大隊,1965年陳村大隊并入塘南大隊。1968年塘南、前豐、楓樹、蔡家4大隊合并為塘南大隊,屬塘南人民公社。1972年原蔡家、楓樹大隊分出,仍稱塘南大隊……。 |
因地處大湖塘的南面,得名塘名。1949年前屬宋埠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塘南鄉,合作化時,由上余、港下、下門、小塘等初級社轉為港下、下門、下門高級社,1958年組成上門大隊,1968年與中保合并為塘南大隊,1972年中保分開仍稱塘南大隊。1982年改為塘南村民委員會。塘南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三山村、合和村屬城陂鄉,塘南村、老三橋村屬三橋鄉。合作化時,三山村、合和初級社轉入桐山高級社,塘南、老三橋村轉入三橋高級社。1958年,三山村、合和村入桐山大隊,塘南村、老三橋村入三橋大隊,均屬溫泉公社。1962年,三山村、合和村為三山大隊,塘南、老三橋村為三橋大隊,均屬三橋公社。1968年隨三橋公社并入高坪公社,三山村、三橋兩大隊亦合并,稱三橋大隊。1973年劃回三橋公社仍……。 |
井岡山市鵝嶺鄉塘南村(原屬寧岡縣),村民耕讀傳家,文風鼎盛,名人輩出,是井岡歷史上的遠近聞名的“才子村”。2012年被評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從井岡山市鵝嶺鄉向東南行2公里,有一處綿延起伏的山巒,灌木蔭翳、植被紛披的屏圍中,一座蒼樸古雅、氣勢恢宏的村落如盆景般洇染而出。這就是被譽為傳統民居瑰寶的塘南古村。前去參觀那天,正是煙雨空濛的天氣。遠遠望去,塘南村籠罩在一派古樸、寧靜、祥和而又濕潤綿長的安閑情……。 |
1989年海原縣關橋鄉、羅川鄉居民搬遷至此地。2004年劃歸興慶區。塘南村……。 |
塘南村為舊館鎮鎮政府駐地,緊靠318國道和長湖申線航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共有303戶,總人口1625人(其中居民人口548人),7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2014年村集體收入22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132元。近年來全村個私經濟快速發展,村內設有工業園區一個,目前共擁有各類大中企業50家,規模企業4家,個體工商戶200多戶,形成了以木質品加工、木胚板生產及出租商鋪為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