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村基本概況太白村位于太白鎮東南側,依山伴水,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上靠大青山,下鄰青山河,中間有廣闊的水面和富饒的土地。太青公路縱貫全村,馬蕪高速太白出入口在我村與太青路連接,到大中城市十分便捷。風景優美的太白墓園坐落在我村,青山綠水,詩仙圣境,彰顯太白村獨特的人文環境,宜居、宜游。太白村是有原太白村和泉水灣村合并組成,全村人口2975人,810戶,村域面積7.5平方公里,轄有28個村民組,16……。 |
太白村位于安徽省無為縣姚溝鎮西南5公里處長江之濱,是一個洲型行政村。版圖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3336人。太白洲頭與共和國之最---劉渡木材市場西瀕,洲尾與AAAA級旅游勝地五洲生態園東鄰,南與銅陵隔江相望,北與鳳凰古鎮相牽。 長江主干道邊生長著一條長5公里、寬80米的天然蘆葦帶,北邊隔江旁有一道與之相襯的綠色屏障--人工意楊林,氣候宜人,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是悅目爽心的好場所,是宜……。 |
太白村簡介 太白村座落在美麗的武昌湖畔,全村轄17個自然村,43個村民組,4172個;總支下設2個支部9個黨小組,黨員人數110人;鴉灘鎮相鄰,水陸交便宜利,東香高速路從村內經過,境內土地肥沃,環境優美,蛇山、龜山、象山、鳳山遙遙相望;勤勞的太白人民與進俱進嘌民放養的山雞初具規模。太白圩、獅子圩、鳳山圩、蛇山、象山、鳳山等著有識士的投資開發。……。 |
太白村,以太白巖得名。1953年屬楊柳鄉,1955年劃歸安樂鄉并入四方村,1958年11月改四方村為四方區隊,1961年改四方區隊為四方大隊,并從四方大隊析出太白大隊,1966年以后文革期間改為紅旗大隊和四方大隊,1984年改為太白村后隨相并入沙河鎮。文革結束后改為太白村和茅尖村,2004年12月30日將太白村和茅尖村合并為太白村,沿用至今。太白村……。 |
因其境內有一太白寺,得名太白村。1961年名長興公社第3大隊,1981年得名太白大隊,1984年改名長興鄉太白村,1993年并入臥佛鎮,2002年將馮橋村(原長興鄉第2大隊)合并。太白村……。 |
因該村由原麻池村和白坪村合并而來,而原麻池村是由原“太平村”分拆而來,“太平村”和“白坪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太白村。2003年12月撤銷麻池村、白坪村,并入太白村,隸屬天館鄉,至今。太白村……。 |
太白地屬黃河中游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珍稀動植物品種繁多,各具特色。植被良好,林草茂密,森林覆蓋率達到70%,濕地種植水稻200多畝,景色旖旎,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近年來,太白村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合格率100%,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主要道路綠化率100%,農業生態環境良好,無水土流失現象,農用化肥施用強度、農產品農藥殘留均控制在標準之內。太白村全村戶戶通……。 |
太白,因其境內有太白廟,故而得名太白村。解放后,1950年至1957年境內設徐溝鄉,隸屬榆樹區;1958年撤區并鄉,徐溝鄉保留,同年合并的徽成縣,仍設徐溝鄉;1958年8月25日徐溝鄉更名太白鄉。又于同年太白鄉與高橋鄉合并成立高橋公社;1962年恢復原徽縣建制,全縣設6個區工委23個公社,增設太白埡公社;1965年撤銷區工委,合并公社,太白埡公社保留,并更名為太白公社;2004年底撤鄉并鎮,高橋鄉……。 |
清代屬永福鄉。1946年縣廢區制,屬蔡山鄉。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蔡山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英雄人民公社永豐大隊。1961年撤區改社,屬蔡山區。1975年撤區并社,屬蔡山人民公社。1981年9月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竹林窩大隊。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竹林窩村民委員會,屬蔡山區。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李英鄉。2001年屬蔡山鎮,沿用至今。太白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 |
太白村是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太白頂風景區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1321401201。 |
1947年屬新城區。1949年11月并入萬和店區,屬萬和店區。1956年萬和店區更名為萬和區,屬萬和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命名為尚家灣大隊、油坊大隊,屬新城管理區。1965年尚家灣大隊更名為新城三大隊,油坊大隊更名為解河二大隊,屬新城管理區。1981年解河二大隊恢復油坊大隊,屬新城小鄉。1982年新城三大隊恢復尚家灣大隊,屬新城小鄉。1984年撤隊改村,尚家灣大隊改為尚家灣村,油坊大隊改為油……。 |
太白村地處婺源南部,距縣城35公里,為婺源縣太白鎮政府所在地。村白村臨河而立,村莊踩著樂安河的足跡坐落,有山有水利于居人。太白村共有9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水田2334畝,旱地149畝,森林6600畝;共有人家676戶,村民2267人;兼有外來戶籍人口居住,人數在500左右。太白,東接紫陽,西連德興,水路便利,古為交通之要道,南來北往,一時風華茂盛,好不熱鬧,故有太白村為婺源的南大門之說。交通……。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太白、馬坡大隊,1966-1976年改稱太白、馬坡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太白、馬坡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設分設時易名為太白、馬坡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馬坡村并入太白村,稱為太白村村民委員會。太白村……。 |
1951年設立太白初級社,1958年改為太白生產大隊,1984年得名為太白村民委員會。太白村……。 |
因公社化時命名太白大隊,后體制改革時改稱太白村。該村建國后,歸庾嶺區庾家河鄉;1956年3月,界嶺、何圪垯兩鄉并入;1958年公社化時,改稱英雄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鳳縣撤銷,隨英雄人民公社并入商縣;1961年丹鳳縣恢復,稱庾家河人民公社,屬庾嶺區;1961年12月由庾家河人民公社分出,設立石門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稱太白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1997年5月撤銷庾嶺鄉、石門鄉、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