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背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龍鳳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02219204。 |
以在臥虎寺的背后而得名。1950年為安化區馬街鄉寺背村。1958年時為安化公社馬街管理區寺背大隊。后改名紅光公社寺背大隊。1973年恢復為馬街公社寺背大隊。1983年為馬街鄉寺背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為馬街鎮寺背村村民委員會。寺背村……。 |
原高坪村:明代,屬樂化鄉石橋里塔下圖;清代,隸屬樂化鄉艮宮圖;民國時,隸屬清水鄉;1950年后,屬通城二區守仙鄉;1958年9月后,屬沙堆(衛星)公社高坪大隊;1961年4月后,屬沙堆區四莊人民公社高坪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后,屬清水公社高坪大隊;1984年元月設區建鄉后,屬四莊鄉高坪村;1987年9月撤區并鄉后,屬四莊鄉高坪村;2005年高坪村與寺背村合并為寺背村,屬四莊鄉寺背村至今。原寺背村……。 |
意即慧燈寺之背的村民委員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慧燈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慧燈鄉,1958年為尚莊公社寺背大隊,1968年與朱家,崗上大隊合并為寺背大隊并歸屬石溪公社,1973年分出崗上大隊余為寺背大隊,1984年改名寺背村村民委員會,駐地羅舍周家,1992年駐地移址寺背。寺背村……。 |
寺背村地處對坊鄉最南端,距鄉政府13公里,與瑞金市、瑞林、岡面等鄉鎮相鄰,是“十三五”貧困村,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560戶3100人。2015年,我們按照“十不評、七步法”的要求,共評選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493人,占總人口的15.9%。其中低保戶10戶12人,五保戶7戶9人,一般貧困戶115戶472人。掛點幫扶單位是縣政協,3位干部共結對幫扶11戶42人,對坊鄉政府駐村領導、駐村干部4 人……。 |
1961年從東紅大隊分出,成立寺背大隊,隸屬于蘭溪公社。1968年并入東紅大隊。1975年再次分開為東紅、寺背兩個大隊。1984年9月撤大隊設行政村,為寺背村民委員會,隸屬于七里鄉。1989年1月改為寺背村公所。1993年復改為寺背村村民委員會。寺背村……。 |
寺背村位于平城西北2.5公里處,較偏僻。西鄰秦家莊鄉的蒲水村,北接壺關縣的馬鞍村,村西有圣宮山,全部由松樹覆蓋,山腳建有圣宮寺一座,為陵川四大寺之一。1974年拆掉。寺背村就建在“圣宮寺”背后,因以得名。可以說:“先修廟,后建村”。全村居民80戶,357口人,耕地435畝。 1995年被縣政府名命為“小康村”。全村街道硬化、綠化,100%農戶修建了新房。村有煤礦一座,千頭養豬廠一個,投資31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