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二年(1629)石姓遷此建村居住,以宰殺販賣豬肉為生,取村名為殺豬石。后嫌村名不雅,隨改村名為石莊。1949年屬太康縣第八區(馬廠)。1958屬馬廠公社。1965年成立雙廟大隊,屬高朗公社。1981年析設石莊大隊,屬高朗公社。1983年改為石莊村民委員會,屬高朗鄉至今。石莊村……。 |
石莊村是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崗李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173204205。 |
石莊村位于襄陽市襄州區龍王鎮西方,距離鎮中心15公里,靠近新316國道交通公路,全村現有人口185戶,698人,下轄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940畝,其中水田面積1563畝,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為主導產業,兼產綠豆、花生等農副產品。石莊村設立黨支部一個、村民委員會一個,“兩委”班子成員4人,共有25名黨員,其中,流動黨員1名。……。 |
石莊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火連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723113212。 |
以轄區自然村石莊得名。石姓居此,得名石莊。1949年為石莊村。1958年建石莊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石莊村村民委員會。石莊村:位于上塘鎮以東2公里處。……。 |
海安縣西場鎮石莊村位于西場鎮南首,西與城東鎮為鄰,南與如皋市接壤,全村共有25個村民小組,1027戶,農業人口3447人,勞力1674個,耕地面積3967畝。2008年人均純收入7728元。石莊村環境優美,制定嚴格的垃圾管理制度、管理組織機構和保潔員管理制度,設有垃圾箱100多只,綠化造林10000株以上,危房改造、道路硬化、溝壑疏浚基本完成。村級黨支部機構健全,村黨組織機構完整,除了成立村委會、……。 |
因地域內石姓較多,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名為石莊生產大隊;1983年改設為石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村級區域合并時,馬樓、石莊、劉莊、仲臺、孫莊并入石莊村村民委員會。石莊村:位于紫莊鎮以東3公里處。……。 |
該村原為邳城東石姓禾場,俗稱“小東場”,清乾隆年間,石姓遷此居住成村,故取名“石莊”。1958年,屬鐵佛寺公社為石莊大隊。1983年,屬鐵富鄉為石莊村村民委員會。1995年,屬鐵富鎮為石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莊村:位于鐵富鎮東北3公里處。……。 |
清雍正年間為太平鄉第七都轄。民國二十年為洋河涇鄉轄。解放前屬寺涇鄉。解放初為新眾鄉。新中國成立初為新眾鄉石莊村和洋河村。1953年為新光初級社。1956年5月,為浦莊鄉東方第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8月,為浦莊公社第六大隊。1961年改稱石莊大隊。1983年改為石莊村。2000年7月石莊村與沙涇村合并,仍稱石莊村。石莊村:位于浦莊大道。……。 |
石莊村由原石莊村、前巷村以及石莊居委合并而成。東接桃花港,西靠常州市新北區,南枕盤龍山,北依石莊河,距長江水岸線僅數里之遙,地理位置優越。轄區內有市道璜石路、省道揚子江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該村轄區面積為2.88平方公里,現有2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58戶,其中已拆遷安置451戶,戶籍人口3727人,在冊田畝數2838畝,其中已征用2164畝,剩余耕地全部為旱地。該村農業以種植蔬菜……。 |
石莊村:位于徐集鄉西北2公里處。……。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民城鎮,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一區石莊鄉,1956年并入官山鄉。1958年設石莊大隊,屬城關公社。1963年劃歸官山公社。1969年劃歸紅旗鎮,更名躍進大隊。1972年改屬石莊公社,復稱石莊大隊。1984年成立石莊村民委員會。1989年撤銷村民委員會,組建村公所;1993年11月,撤銷村公所,恢復村委會建制,沿用至今。石莊村……。 |
在這個村莊的前溝里,全部是石頭,村民稱此地為石頭窩子,后改為石莊村,故名。1958年公社時期為石莊大隊,屬官廳公社管轄;1983年公社改鄉,更名為石莊村,設石莊村民委員會。石莊村……。 |
因此地石頭較多,故得名石莊。1956年叫石莊,1984年改為石莊行政村,后設石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塘爾垣鄉與李二堡鄉合并,后由李二堡鎮管轄沿用至今。石莊村……。 |
明洪武年間,南京等地居民來此居住,用石頭砌筑成莊廊,故名石莊。1949年9月建政后,屬良教鄉石莊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橋頭公社石莊大隊;1961年調整核算單位時,從橋頭公社分出,為良教公社石莊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改為良教回族鄉石莊村村民委員會;1985年1月6日又改為良教鄉石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