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地處柏林鄉東南邊,東與城關鎮三里村隔河相望,南與我鄉馬松村接壤,西起干秦路,北和花城相鄰。從西向東,呈長條形,一條水泥路貫穿全村。全村共17個自然村民組,耕地2673畝,人口2008人,交通便捷,民風淳樸。 聞名遐邇的“舒城觀音寺”座落于我村,基礎設施完備,有完整小學1座,新建合作醫療室一個,電力、水利設施有點老化,現正在新農村建設中有待破解。 ……。 |
因王氏始祖在深山老林里發現有塊天然水頭巖石裂開“井”字型洞口,終年清泉甘冽,于是就地墾拓,定居下來,村以此名。相傳元末明初,中原王氏先祖為躲避戰亂,舉家南遷,王氏一支脈于明洪武年間(1387年)遷居。明建文三年(1401年)、明宣德五年(1430年),福安平家山楊氏和托溪劉姓先祖先后到此處聚居成一村落。土改時屬第二區(斜灘區)印潭鄉。1958年設斜灘區印潭和平人民公社石井大隊。1959年為斜灘公社……。 |
溪水由文筆峰向南流經境內眾多天然形成的石潭,酷似井口,故名石井。1984年設立石井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石井村……。 |
早先居民掘井,水多自石隙涌出。故以石井為村名至今。南宋時俞氏一支自永東里里美村(今?阪偫锩榔澹┻w玉隨之,陳、王、吳等諸氏先后遷居,有玉井境。宋屬太平鄉永東里,元沿之。明屬東隅永東里圖一。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永東鄉,1943年內設8個甲,跨屬融城鎮利橋鄉,東劉后山北兩個保。1950年屬第一區石井鄉,1956年屬茶亭區玉峰鄉,1958年9月屬玉峰大隊,1960年析出成立石井大隊屬音西公社,1……。 |
一、地理位置石井村位于平海鎮東南部,東臨平海灣,南靠朝陽山,與平海村接壤,西靠大坪山與東美村相接,北與石城相望,距鎮政府3公里。二、自然條件石井村雙面臨海,總面積3.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5公里,平均海拔30米。一條長3.5公里的天然河道貫穿全境,東流入平海灣。全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較多。三、人口狀況全村18個村民小組,轄保營、下頭、石井等八……。 |
石井村系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所轄村,位于朝陽鎮北部風光旖旎的九龍江北溪南岸,距漳州市中心10公里,漳廈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東與郭坑鎮隔九龍江相望,西與朝陽鎮書廳村接壤,南與朝陽鎮登科村相鄰,北與薌城區浦南鎮東坑村相接!敬迓渑c居民】全村耕地面積1336畝,現全村人口2848人,778戶,轄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練v史人文】內林頭自然村開基祖鄭溶溪于宋寧開禧二年(1206年),由興化府蒲田縣……。 |
東嶺鎮石井村位于東嶺鎮西部,與涂寨、東橋兩鎮毗鄰,地處惠東工業園區內,惠乍公路、通港路貫穿境內,地理條件優越,交通十分便捷,有三個自然村,下轄11個村民小組,人口2888人,694戶,共有黨員51人。幾年來,石井村的經濟和各項事業一年一個新氣象,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先后獲得市“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村、市計生先進協會、市敬老模范村等榮譽稱號,連續幾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農……。 |
因田片中有一堀圓形水泉,形似井,便用石頭砌成井,故名。1943年屬珍山鄉管轄,解放初沿用石井建村,1958年改稱湖林公社石井大隊,1984年改稱石井村委會。石井村位于華安縣湖林鄉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3公里。石井村現有農戶184戶、人口773人,有7個村民小組,黨員25人,村兩委6人;現有耕地面積1024畝,林地面積9220畝,產業以高山茶為主!。 |
據說早年村西有一口石砌水井,故命名為石腰溝井,后來興修水利井水被引為泉,故命名為石井。據說早年村西有一口石砌水井,故命名為石腰溝井,后一度改名為蛇口井、穡溝井,1949年屬于第四區石井鄉;1958年成立正路人民公社石井大隊;1978年正式命名為石井村,沿用至今。石井村……。 |
石井村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新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622115999。 |
建村時因村中有一口天然石井,故名。1956年設石井鄉,到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制,下設大隊為石井大隊,到1983年撤鎮人民公社所時下設為石井鄉政府,1987年撤銷區所,設鎮人民政府下設管理區為石井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10年撤銷管理區,設立為石井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井村……。 |
1950年成立農會;1956年片村成立高級社屬坳圍鄉;1958年與滿堂等五個村合并為五一大隊;文革期間為五一大隊革命委員會;1978年為石井大隊;1983年改稱石井鄉;1987年改稱石井管理區;1998年撤區建村,改稱石井村村委會至今。石井村……。 |
石井村是廣西貴港市桂平市社步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881108211。 |
橫縣校椅鎮石井村轄11個自然村,48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356戶,共5217人。村黨委轄10個支部,共有黨員126名。全村耕地面積3627畝,山林面積2500畝,可利用水塘面積35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優質稻、茉莉花、糖料蔗、甜玉米、蘑菇等,201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20元。2006年榮獲“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7年,被“全國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工作領導……。 |
1958年隸屬甘堡管理區;1961年甘堡管理區改為甘堡公社;1979年成立磨石大隊,四方井村大隊隸屬甘堡公社;1984年甘堡公社改為甘堡鄉,磨石大隊改為磨石村,四方井大隊改為四方井村;1990年3月安順縣和安順市合并為安順市,隸屬安順市甘堡鄉;1991年雞場布依族苗族鄉、甘堡鄉合并為雞場布依族苗族鄉;2000年8月至今隸屬西秀區雞場布依族苗族鄉;2013年磨石村、四方井村合并為石井村。石井村:由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