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營村簡介沈營村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十九里鎮東部,全村總面積5500平方米,耕地4900畝。本村總人口5115人,1690戶,勞動力1800人,90%的村民都種植藥材,人均收入相對較高。交通便利,毗鄰國道,高速路穿過沈營村,村村通工程解決了村民出門難的問題。全村轄24個村民小組,村黨支部下設7個黨員負責區,村委會、團支部、計生協會、婦代會等組織齊全,村小學一所,村衛生院一所。沈營村領導班子有5人,黨員……。 |
沈營村是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胡各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224103206。 |
清咸豐年間沈姓居此,故名。明屬馬岡里。清屬春河里馬堽保。民國初屬馬堽區第三保。1940年屬革新鄉第二保。1949年胡族區馬堽鄉。1956年建沈營高級社,屬馬堽鄉。1959改沈營大隊,屬胡族公社。1961年并入姚寨大隊。1968年由姚寨大隊析出,建沈營良種場,屬馬堽公社。1983年改沈營村民委員會,屬馬堽集鄉。沈營村……。 |
始由沈姓居住,有軍隊曾在此安營,故名。1936年屬九區綏靖鄉。建國后屬長臺關區湯小莊鄉。1958年建五一大隊,劃歸洋河公社胡店管理區。1983年改沈營村民委員會,屬胡店鄉至今。沈營村……。 |
清康熙年間,隨同募義伯黃公的一個姓沈的軍官帶兵在此屯田,逐漸聚落成村,故名。清屬裕州柳林上里。民國時期,屬第三區券橋鎮。1949年屬沈營鄉。1956年屬何莊區“太陽升”高級社。1958年成立沈營大隊,屬何莊公社。1970年高莊大隊并入,1971年劃出,仍為原名,1984年改為沈營村民委員會后,屬券橋鄉。2016年改置鎮后,屬券橋鎮。沈營村……。 |
1951年土改,為李崗村,屬東津區王河鄉管轄;1955年成立高級社,為李崗社,屬東津區王河鄉管轄;1956年,為李崗社,屬峪山區王河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更名為李崗生產大隊,屬東津人民公社王河管理區管轄;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為李崗生產大隊,屬東津區公所王河人民公社管轄;1975年撤區并社,為李崗生產大隊,屬東津人民公社王河管理區管轄;1981年,更名為沈營生產大隊,屬東津人民公社王河……。 |
因境內沈家營而得名。1958年建立沈營大隊;1983年改建沈營村,設立沈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沈營村位于槐泗鎮西北片,全村共有19個村民小組人口2225人,東靠本鎮龍尾村、鳳來村,南與江陽工業園接壤,西與甘泉鎮交界,北與方巷鎮交界,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人均收入13500元!。 |
沈營村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義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0830108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