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東北角原有“桃園三結義廟”,曾稱桃園村。后遷村坡上,改稱上莊。民國時期屬第五區。1949年屬張茅區。1958年設上莊大隊,屬張茅公社。1962年屬王家后公社。1965年歸張茅公社。1975年屬王家后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改稱上莊村民委員會,屬王家后鄉管轄至今。上莊村……。 |
上莊村是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方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1081102223。 |
傳清代北郭李、雒兩姓遷此居住得名小北郭,后聚落分兩塊,民國年間居清風嶺上部分得名上小北郭,后簡稱上莊。1958年成立上莊大隊,屬北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上莊村民委員會,屬北郭鄉。上莊村……。 |
上莊村,嵩岳北麓,東鄰五指山,北依盤龍山,西鄰伏牛山,山山相映,真正構畫出山川秀麗之美景。地勢東高西低,夏季山洪倒流,宛若野馬奔騰咆哮,堪稱本阜奇觀。該村是一片光榮的土地,1944年抗日戰爭時期,上莊村為豫西抗日先遣司令部所在地,豫西地委所在地,豫西抗日軍政干校所在地,豫西專員公署所在地,鞏縣抗日民主0所在地,鞏縣獨立團所在地。遺址已存,屬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 |
上莊村位于北緯35°45′,東經113°54′,距五龍鎮區西南3公里處。東接陽和村,南鄰栗家凹村,西邊是淇河,北為欏棬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1164畝,有9個村民小組,515戶村民,2110口人。明朝初年,張氏一族在洪洞縣大移民潮中,從山西省壺關縣遷居林縣,在臨邑(今臨淇鎮)東南淇河邊立村。因緊鄰臨邑古鎮,且位于集鎮東南部上方位置,故取名臨上村,即“臨邑上莊”的意思,實際用口語叫起來,不說……。 |
上莊村概況一、基本情況上莊村位于分水亭鎮政府南部,東與我鎮王樓村交界,西與我鎮吳集村相鄰,南與我鎮泗洲村接壤,北挨我鎮固橋村。全村總面積3.71平方公里,共13個村民組,總人口564戶、2727人,耕地面積3200畝,現有黨員44人。二、經濟發展情況全村以種植業為主導產業,主要種植優質稻米,同時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近年來,村兩委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狠抓傳統農作物的生產,努力改善農業基礎……。 |
上莊村位于東姚鎮區西部,距鎮區約4公里,東臨伯文村,南臨譚家村,西臨采桑東溝村,北臨西良村。上莊村有2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500戶,1850口人,擁有勞動力960人,黨員50人,2015年人均純收入5200元,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村莊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50畝。上莊村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紅薯,林果樹木有蘋果、核桃,經濟作物有大豆、芝麻。村內有關爺廟廟宇;有……。 |
上莊村位于林州市南郊2公里處,南部與合澗接壤,林三線公路縱穿村中,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0個村民小組,760戶,2800人,總轄面積3400畝,耕地2100畝,村莊占地面積405畝。……。 |
原稱為“莊里”俗稱“三莊”因位于其他兩莊上方,所以稱為上莊。1960年建上莊大隊,屬三鄉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改稱上莊村民委員會,屬三鄉鄉。2009年,屬三鄉鎮至今。上莊村……。 |
清乾隆三年(1738)《安陽縣志》載有上莊。此村位于一山澗小溪的發源地,故名上莊。下游有下莊村,今屬許家溝鄉。據此村現存明代《楊氏祠堂碑》記載,此村明代即稱上莊。1949年設上莊村。1958年9月,改為上莊生產大隊,屬許家溝公社。1977年3月,設置成立磊口公社,改屬磊口公社。1984年改為上莊村民委員會,屬磊口鄉,至今。上莊村……。 |
合澗鎮上莊村位于鎮政府西南2公里處。轄1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60戶,1910口人。面積3.92平方公里,耕地880畝,主產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特產柿子、山楂。著名的水利工程“紅英匯流”位于此村西南300米。村內有“豫北抗日五聯中”、“柴家大院”、“百年石橋”等遺存,村側有省道S302。……。 |
因村民委員會最初設在上莊村沿用而得名。據傳早年村西有一座寺院,和尚較多,故稱尚莊,后演變為上莊。1943年廢區設鄉,上莊保隸屬于石陵鄉公所。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上莊大隊隸屬于鹽鎮人民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上莊村民委員會隸屬于鹽鎮鄉,沿用至今。上莊村……。 |
因居于下莊的上面,地勢較高,故名。1958年建上莊大隊,屬北陽公社。1983年設上莊村民委員會,屬北陽鄉。2001年屬北陽鎮,沿用至今。上莊村位于北陽鎮政府西南部6公里處,總面積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0余畝,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328戶,1283人,村黨支部3人,村委2人。黨員44名,村民代表30人。……。 |
上莊村位于鄉境中部,潦新公路東側。南鄰上鳳鳴村,北連王寨村,東隔黃渠溝與鄧莊村相望,西與馬集村接壤。南北長2.5公里,寬2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建置沿革1958年屬王集公社為上莊大隊。1962年屬上莊公社為上莊大隊。1963年屬王集公社為上莊大隊。1975年屬上莊公社為上莊大隊。1984年屬上莊鄉為上莊村委會。上莊 據說明初尚姓在此定居,以姓定名尚莊,后訛寫為上莊。為村委會駐地。四路拐因原南陽—襄……。 |
相明代末年,張姓人家遷于丁流村南部的高崗之上居住,因地勢較高始稱上莊村。1947年屬呂店區。1958年成立丁流生產大隊,屬呂店人民公社。1962年分出成立上莊生產大隊,屬呂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上莊村民委員會,屬呂店鄉。2010年撤鄉建鎮,屬呂店鎮。上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