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上河西陶、王氏祖先是在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徙而來。隸屬原黑城轄區最西面,且依靠王林壩河以西,故命村名為河西村,后河西村分為上下河兩個村,上河西村在下河西村的南面。故稱為上河西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河西村是霍城鎮的一個行政村。1961年后,人民公社時期為河西大隊,轄七個生產小隊。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河西大隊更名為上河西村民委員會和下河西村名委……。 |
原上河西因處寬城及瀑河西,又相對下河西,故得名上河西。上河西村位于縣政府北部,全村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4畝,山地面積410畝,6個自然村。十四個村民小組,現有戶數495戶,總人口1965人,非農業人口168人,集體收入4萬元左右。……。 |
上河西村位于縣城以北15公里處,東臨西大洋水庫,西鄰莊伙鄉,隸屬下河鄉,距下河鄉政府5公里,全村共有居民625戶2503人,均為漢族。村內總占地面積約8000畝,屬丘陵地帶,多數為坡崗旱地,適宜發展光伏產業和旅游業,全村耕地面積約有2200余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約2000余畝。主要經濟作物為玉米、花生、谷子等,年總產量50萬公斤左右。 ……。 |
上河西村概況:上河西村居民218戶,總人口756人,耕地面積888畝,人均純收入8120元。 組織機構: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文峰 支部、村委委員:孫國棟 孫永坤 村會計:孫丹慶 婦女主任:劉洪芳 民兵連長:孫國棟 治保主任:孫國棟 調解主任:孫永坤 ……。 |
明中期,因位于縣功鎮以西,地處金陵河上游西岸,故名。1949年曾屬隴縣下南功區,1961年劃歸寶雞縣。1966年為八一公社五星大隊。1984年五月更名為寶雞縣縣功鎮上河西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8月更名為寶雞市陳倉區縣功鎮上河西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轄六個村民小組,名稱沿用至今。上河西村……。 |
上河西村因原有下河西,由于戰亂,下河西被馬隊所砸,后遷移現上河西,位于黃水河西,因而得名。解放初,屬山陰城第二區所轄;1953年撤區并鄉,屬聯誼鄉,鄉政府駐上河西村;1956年4月并鄉,屬西鹽池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山陰城人民公社所轄,村叫生產大隊;1984年7月17日政社分設,公社改鄉,生產大隊改村民委員會,稱為上河西村民委員會,屬山陰城鄉管轄;1984年9月18日,以鎮代鄉,設立山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