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塘鎮三益村地處泉塘東南角,村域4.8平方公里,耕地3184畝,,可養水面600余畝,現有714農戶,3959人,25個村民小組。村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75名黨員,村兩委干部4人。農業生產以水稻、席草、荸薺、河蟹養殖等為主。近年來,新組建的村兩委班子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全面推進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
解放前把上象蹄坑、下象蹄坑、巖頭寨三個村合并管理有益處,故稱三益。清屬來蘇里;土地革命時建立紅色政權;民國時,屬龍文鄉河坑保;1949年解放初設三益村農會分會,屬第十二區(來蘇區)聯河鄉;1954年與豪康、新寨、黃坑合并,稱第十二區(來蘇區)新聯鄉;1956年屬聯河農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設生產隊,屬東風公社聯河大隊;1959年三益、豪康、璜溪從聯河大隊劃出,三益設大隊,屬中都公社;1961……。 |
因在1955年合作化時期由陳家陽坡、魏家溝、趙家陽屲組成三益初級設,取三村走共同發展富裕道路之意。1958年臥龍公社設三益大隊,1960年劃屬陽川公社,1983年改稱三益村委會。三益村……。 |
意為農、林、牧全面發展,全面收益,故名。1950年為五戶鄉所轄,1961年為五戶公社白土坡大隊,1969年為三益大隊,1983年為五戶鄉三益村,2004年5月為太石鎮三益村至今。三益村……。 |
源于村內有劉、凌、張三姓合一,一與益諧音,故名。1958年稱龍虎大隊,1976年稱宣龍鄉,1989年稱三益管理區,1999年稱三益村委會,沿用至今,隸屬梅縣區梅西鎮。三益村……。 |
三益村委會地處新會區司前鎮南部,南接潭江北岸,總面積為8.1平方公里,下轄28個村民小組,2009年籍人口5974人,外來人口約1800人。耕地面積7457畝,其中水稻面積3845畝,魚塘面積3612畝。多年來,三益村委會在司前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以-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鎮上的工作方針,解放思想,勇于開拓,各項工作得到長足的進步。在……。 |
三益村是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大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03109217。 |
三益村是廣西梧州市岑溪市梨木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481107202。 |
三益村是廣西梧州市藤縣天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422110212。 |
三益村處岔河鄉南面,距岔河鄉政府所在地32公里,轄5個村民組,373戶1707人,其中貧困人口310戶1381人;低保戶85戶,275人;總面積約為15平方 公里。耕地和種植業情況。全村現耕地面積約為1300畝,人均耕地0.8畝,種植農作物主要是玉米、馬鈴薯及豆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是考煙。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養植收入,2008年人均收入1300元。人均占有糧1220公斤。生活情況。2008年以來,全……。 |
三益村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廖家坪街道范圍,由原三益村、國徽村、農林站合并而成,長益高速和金洲大道從該村穿過。村支兩委班子成員7人,村內有村級企業三家、林場三家、學校一所、衛生室一所、辦公樓一所、五保戶集中安置房一處。 全村總面積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34畝(水田2154畝,旱土980畝),園林面積350畝,林地面積5265畝,水面面積900多畝,其他面積2400畝。全村總人口3422人……。 |
三益村是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茈湖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902105218。 |
三益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哲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81109203。 |
由石英村、甲溝村、徐楊村三個自然村合并。當時有老教師,老干部共同商討一致認為三個村合并,三家受益,就取名定為三益村。2001年設立三益村村民委員會。三益村……。 |
三益村:位于公興社區東北6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