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村位于寧墩鎮西北部,東與中溪鎮相鄰,西北與梅林鎮相接,南與雙川村、霞西鎮相連。全村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組,489戶,總人口1600多人,現有水田面積約2380畝,旱地約1380畝,山場面積約13500畝。全村盛產山淡竹、毛竹、板栗、山核桃等農特產品。交通比較便利,距省道104僅5公里,玉雙公路穿村而過,村內有國家級三類水庫一座,水庫座落在青山環抱之中,蓄水面積達37萬立方米。山……。 |
三塔村位于太和縣城東北20公里的三塔集,是三塔鎮政府所在地,是三塔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全村轄三塔集三條大街和14個自然村,人口5340人,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左右,耕地面積5956.5畝,人均純收入2800元。群眾文明和諧,社會治安穩定,是居住、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三塔村境內有“太(和)——三(三塔)公路”,“阜(陽)——亳(州)公路”,“三(塔)——原(墻)公……。 |
三塔村位于三義鎮東北部,東部與樂土鎮相鄰,南部是劉元村,西部是集東社區。全村共有14個自然莊,27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199戶,4627人,可利用的耕地面積為5254畝。目前全村共有黨員75人,黨員干部4人,普通黨員71人。村里現有新建衛生室一所、由香港商人捐資興建的小學一所。村里的主要道路已經全部實現了硬化。在歷次全鎮的各項工作中,三塔村一直是居于前列,從不會影響全鎮工作的進度。……。 |
舊時由于地主征稅收租較高,村民商議后,在三個自然村(即現在稱上塔、中塔、下塔)村口筑上塘堤,把稻田淹浸以抗交租谷。人們稱筑的三個塘堤為“老土泥塔”,建國后,更名為三塔村。1958年稱三塔大隊。1987年稱三塔管理區,1999年稱三塔村委會,沿用至今,隸屬梅縣區松口鎮。三塔村……。 |
唐貞觀年間,這里建有洪福寺(清代改名安仁寺),寺內有三座塔。明永樂年間,周、武、宋等姓氏遷此占產立莊,命村名三塔。三塔村位于西蘇鄉東南部,東臨西蘇鄉后六星、西臨西蘇鄉西蘇村、北臨西蘇鄉馬固、南臨西蘇鄉周村。我村現有人口2672人,黨員65名,兩委干部7名,其中支部5人,村委2人。……。 |
牛華鎮三塔村村委會座落于三塔村2組126號,幅員面積3.04平方公里,距離鎮政府4公里,距離縣城4公里,境內屬淺丘,平均海拔380米;土地總面積1570畝,其中耕地面積1090畝,林地面積480畝。人均耕地0.8畝,全村總戶數655戶,轄7個村民小組,黨員54人。 三塔村主要以花木種植為主,土地600余畝出租給業主種植花木,村民每年收取土地租金;主要以種植黃角樹、小葉榕、桂花、茶花為主。 在養殖方……。 |
1949年隸屬錫臘鎮,1950年10月屬第六區賀費行政村,1952年屬第六區大乃壩鄉,1958年9月屬團結鄉紅星公社營盤管理區。1961年6月屬營盤賀費公社,1962年為營盤區大乃壩公社,1969年5月為“七五”公社大乃壩大隊,1971年稱為營盤公社大乃壩大隊,1972年由大乃壩分出建三塔大隊,1984年改為營盤區三塔鄉,1988年改為營盤鎮三塔辦事處,2000年更改為三塔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