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村,因其境內黃嶺、老河、長年三溝常年有水,故名。1951年1月建雞田村,屬上復興鄉;1953年劃歸新長鄉,根據境內黃嶺、老河、長年三溝常年有水而更名三水村;1955年并入復興鄉;1958年11月改三水村為三水區隊;1961年劃回新場公社為三水大隊;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2004年9月村組建制調整時,將原三水村、小沱村合并為現三水村,沿用至今。三水村……。 |
因位于禾沖、龍頭寨、西塘共三條小河流匯合處,故名。1950年至1953年稱互助組,1954至1955年稱初級社,1955至1956年稱高級社,1956至1982年稱大隊,1983至1986年稱鄉,1987至1989年稱村委會,1990至1998年稱管理區,1999年稱村委會至今。2005年明義村委會下轄正義、新利、石寨、啟明、茶仔山,梅水村委會梅水、楊家嶺、葡蘆田、葛藤坪、牛仔沖、大茶山、鷓鴣旁、……。 |
1953年(土改時)陂頭設區公所,把“牛嶺水”“水浸村”“分水村”合并設鄉政府,鄉政府選址在“水浸村”并改名為“三水鄉人民政府”,后撤鄉改村,故名。1999年,撤銷三水管理區,設立三水村民委員會至今未改。三水村……。 |
據查,清朝年間由廣東興寧遷入而建村,因此地有三條河流匯在一起,故而得名。清朝年間,隸屬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隸屬博羅縣八德鄉。新中國成立后,隸屬響水鄉。1958年,隸屬新作塘公社。1983年,屬博羅縣響水鄉。1990年稱三水村民委員會至今。2006年響水鎮并入湖鎮鎮。三水村……。 |
1958至1983年為三水大隊;1984年2月撤銷生產大隊設立三水鄉;1986年設三水行政村;1990年設三水管理區;1999年改為三水村委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三水村位于上砂鎮西部山區,距鎮區8公里,區域面積6.5平方公里,下轄18個自然村,全村共359戶,2024人口,全村黨員21人,村兩委干部3人,現有耕地面積630畝,山地面積5616畝,2009年人平收入39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1萬……。 |
三水村委會位于鎮政府東北面12公里處,與積塔、長市等村交界。全村總戶數321戶,總人口:1293人,勞動力751人,其中外出務工數389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1045人。全村轄3261畝,耕地總面積2270.1畝,其中水田840畝,土505畝,山林面積為925.1畝。所轄村小組7個,分別為樟木山1組,雷公塘2組,上下坡3、4組,下坡山5、6、7組,F有村干部4人,黨員35人。全村主要經濟作物黃……。 |
巷賢鎮三水村位于巷賢西部,與木字村相鄰,距鎮政府 3公里,交通較便利,共有9個自然莊(六道莊、新旺莊、新村莊、新生莊、新興莊、良瑾莊、陽山莊、新柳莊、六盧莊),792戶,3530人,耕地面積4379畝,其中水田4096畝,旱地283畝。村黨總支部書記是李旭儉同志,支委5人,下設有9個黨支部(一個自然莊設一個支部 ),黨員65名。主要經濟產業有優質谷、養 豬、八角、種桑養蠶、糖蔗等。近年來,村黨總支……。 |
三水村是廣西玉林市陸川縣清湖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2110203。 |
三水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石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8105227。 |
因區劃調整后境內有三條溪水之含義。2016年因行政區劃調整,將田心村與四團村合并后,成立三水村沿用至今。三水村……。 |
三水村地處永勝鎮場鎮以東江油市東北部,全村幅員面積9.46平方公里,12個村民小組,小二型水庫三座,9個提灌站。種養殖家庭農場3個,產業園1個,全村總戶數1428戶,總人口4546人,黨員121人,林地面積2278畝;耕地面積5491畝。2019年人均年收入10987元,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養殖(經濟作物:生姜、折耳根、香芋、西瓜、糧食作物:水稻、小麥、油菜為主)養殖:生豬、肉牛、小龍蝦、魚、雞、……。 |
1949年屬于明新鄉,1950年10月屬于第四區梅竹行政村,1952年5月屬于第四區三水鄉,1958年9月屬于東風鄉上游公社梅竹行政管理區。1961年6月屬于馬街區美光公社。1962年11月屬于馬街區梅竹公社。1969年5月屬于春江公社梅竹大隊。1971年改稱為馬街公社梅竹大隊,1973年從梅竹大隊分出成立三水大隊。1984年改為馬街區三水彝族鄉。1988年改為馬街彝族鄉三水行政村。1993年改為……。 |
三水村由雙廟村、環西村、楓水坑村合并而成,三個村都靠山,山上都有一個水庫作為村民的潔凈水源,有生態色彩、鄉土氣息,故名。楓水坑村:民國時期屬七保,1956年稱楓水高級社,1961年稱楓水坑大隊,1984年政社分社時,置楓水坑村委會,屬城關鎮,2000年8月改屬珠港鎮,2009年6月改屬玉城街道。環西村:清代屬三都,民國時期屬四保,1955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稱環西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置……。 |
調整后新村位于泊公坑溪、半坑溪、下半坑溪三溪交匯處,故名三水村。2018年12月28日,撤銷榮坑口村、泊公坑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三水村村民委員會。三水村:原名榮坑口村,位于仁川鎮東南4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