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以姓氏命名的,以前居住有任姓人氏,而此地又處灣佬處,故而稱為任家灣,后來人們為了方便起見,就逐漸簡化為任灣。因村委會坐落于任灣村,故命名為任家灣村村民委員會。1966-1976年屬于文革大隊管轄的居民點。1976年之后文革大隊改名為青龍大隊,又屬于青龍大隊下轄的居民點。1983年撤社設鄉,任灣村與青龍村分開,單獨設村,屬于平頭川鄉管轄的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鄉置鎮,屬于平頭川鎮村民委員會至今……。 |
任家灣村位于大堡鎮東3公里處,舊109國道旁邊。全村現有46戶、102人,人均可支配收入6047元。全村總面積10200畝,玉米、谷黍是該村的主導產業。該村重視加強基層設施建設,2014年被確定為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村,進行了村內街道硬化,硬化率達到了50%,安裝路燈,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較新。……。 |
1996年,設立任家灣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將原東槽村四、五組、險灘村九、十組合并,組建任家灣村村民委員會至今。任家灣村……。 |
最早起名為任家灣村。1953年命名為任家灣村初級、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更名為任家灣村生產大隊。1984年改制更名為任家灣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2016年12月2日與安溝村合并為仁家灣村。任家灣村……。 |
該村地處黃河東岸的溝灣,任姓居多,故名任家灣。地處任家灣而得名。1950年12月,政務院通過的《鄉(行政村)人民政府組織通則》,明確鄉與行政村同為農村基層行政區劃,同屬區管轄。設立行政村,設村長1人。設行政村農會組織,設農會主任1名。1950年12月,政務院通過的《鄉(行政村)人民政府組織通則》規定,鄉人民行使政權的機關為鄉人民代表大會(或鄉人民代表會議)和鄉人民政府。在鄉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鄉……。 |
該村地處河灣,任姓居多,故名任家灣。是服務于村級事務的群眾自治組織。1958年9月,撤銷鄉建制,實行鎮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為裴家川口公社,本村屬裴家川口公社任家灣大隊。1984年改行政鄉(鎮)村制,成立任家灣村民委員會。之后沿用至今。任家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