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駐地全心自然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意。故名。1958年建考城公社,全心、雷羅兩大隊屬之;1982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考城鄉,改置全心、雷羅兩村;1992年考城鄉與宮集鄉合并建立西泉鎮,屬之;2008年后雷羅村并入全心村,隸屬不變。全心村:位于西泉鎮政府西南,考官路穿村而過,南與官塘鎮、武店鎮接壤,北與考西村、考東村相鄰。村轄11個村民組,人口4400余人。……。 |
因此村由以前的余嘴村、王莊村合并而來,當地村民希望兩個村能同心協力,故取名全心村。由余嘴村、王莊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為和平、團結村,屬平安鄉。1958年村改大隊、鄉改公社后屬平安公社,1981年和平大隊更名為余嘴大隊、團結大隊更名為王莊大隊、平安鄉更名為土地坡公社后屬土地坡公社,1984年大隊改村、公社改鄉后為均為村,屬土地坡鄉,1992年屬清溪鎮,1998年屬土地坡鄉,2002年將、余嘴村……。 |
全心村位于六屯鄉境東南面,東連開陽縣禾豐鄉,北鄰長田村。星中村,占地13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組,村委會設在青山組。地屬低山丘陵地帶,西高東低,一般海拔在1200米至1600米之間。全村有4個自然村寨,151戶530人,其中少數民族12人。村境有旱地1173畝,水田331畝,有林地194000畝。水利資源、自然風光和人文資源豐富。植被茂盛,礦產資源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類。經濟作物有……。 |
全心村是萬屯鎮最偏遠的鄉村,邊鄰是和興仁接壤的雨章鎮格沙屯村。全村人少地多,近一半的勞動力外出務工。目前全村人均年純收入2000余元。其中烤煙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全心村有10個村民組,地寬人廣,群眾居住分散,剛開始發展烤煙生產時,全村沒有幾戶人種植,面積不到100畝。當人家烤煙收入都超過了2000元,這對于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全心村,已是不小的數目了。第二年,全村躍上了幾十戶種植烤煙,面積達幾百……。 |
全心,這里有“團結一心、齊心協力”之意。1949年屬江陵縣第13區熊場鄉;1954年屬潛江縣第10區(后第8區)熊場鄉初級農村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高級農村生產合作社為老新區徐李公社全福大隊;1961年,全心從全福生產大隊分離;1975年,全福、全心兩個大隊合并,建立老新人民公社徐李鄉全福大隊;1978年,全心又從全福大隊分離,單獨建制;1984年,建立老新區徐李管理區全心村;1987年,老新……。 |
1950年后,屬高陽村;1956年成立高級社,有新河、全心、光明三個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新溝鎮管轄;1971年合并,以全心全意奔向社會主義之意,取名全心;1979年將光明拆開;1984年設區建鄉,屬新溝區南禪鄉,原名稱全心大隊變更為全心村;1993年鎮、鄉合并后,屬新溝鎮;2017年9月12日交通村和全心村合并為全心村,屬新溝鎮管轄至今。全心村……。 |
以體現時代特色而命名。因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意,行清風永駐、艱苦奮斗之實,故名。清代屬梅城鄉二里,民國屬第三區西江鄉,解放前屬第二區西江鄉,解放初為南屏鄉細魚湖,1955年為同心、全心兩個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南屏同心大隊、全心大隊,1961年屬全心分為全一、全心大隊,1969年兩大隊合并為全心大隊,1975年為西江公社全心大隊,1976年與紅星、高亭合并后為紅心大隊,1978年與紅星……。 |
建國初,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命名。該村1934年屬東臺縣第9區益豐鄉17、20保;1946年土改時屬墾北區益仁鄉;1952年合作化時屬墾北區益豐鄉;1956年成立高級社時取建設新農村、為人民謀利益之意,取名為益新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因與龍堤公社益興大隊同音,故以全心全意為集體之意改為全心大隊;1983年體改時更名為全心村委會。2001年與曙光村委會合并,仍以全心村委會命名。全心村:位于新……。 |
全心村是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5040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