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處“泉湖公園”而得名。按:“泉湖公園”在清雍正年間通過整修、疏浚已向民間開放。1983年成立村民委員會。1949年10月建政時屬城東區八鄉;1953年7月從中析出“泉湖鄉”并于同年劃歸城郊區;1958年9月屬泉湖公社,更名“泉湖大隊”;1966年11月改名為“東風大隊”;1971年2月恢復原名,下轄10個生產隊;1983年3月改為“泉湖村”;1990年1組析出為城區“東關村”;2005年9月由……。 |
泉湖村位于石硐鄉南部,距鄉政府8公里,離息烽縣城30公里,東與高寨村、難沖橋村相鄰,西南與修文縣久長鎮、小箐鄉接壤,西北直抵貓場村,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積1031畝,其中田420畝,森林覆蓋率67.3%,除糧食作物外,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烤煙。全村轄10個村民組198戶842人,青壯年勞動力448人,常年外出務工288人。村內已實現組組通公路,總里程10公里,組組實現硬化串戶路,總長……。 |
范圍內于明朝已有居民點形成,清道光元年(1821年)屬天門縣上白湖村(鄉)上二里漁薪團。民國時期先后屬漁薪區第八區、第五區。1950-1954年隸屬漁薪區。1954年建初級社。1956年建立高級社。1968年泉湖大隊與和平大隊合并改名泉湖大隊。1977年泉湖大隊與前進大隊合并,改名泉湖大隊。1984年改名泉湖村至今。泉湖村……。 |
民國時期屬桂口鄉城下保;1949-1952年屬二區城下鄉;1952-1958年屬沙坪區城下鄉長征合作社;1958-1961年屬泉湖管理區泉湖大隊;1961-1984年屬沙坪區泉湖公社泉湖生產大隊;1984-1987年屬沙坪區泉湖鄉泉湖村民委員會;1987-2003年沙坪鎮泉湖村民委員會。2003年將高莊村并入泉湖村至今。泉湖村……。 |
泉湖村因境內泉水湖而得名,泉水湖又因南岸梓山有一泓清泉流到湖中而得名。明清時期,隸屬咸寧縣宣化鄉下七都。民國時期,夏清、唐鐵、新屋李、老屋孫家畈、畔門李、新屋孫家畈6個村莊,李密、曹余、后邊莊、榔樹壟、夏司官、楊茂興、陰陽官、冷家、饒家、陳吳10個村莊,楊安、鄒莊、汪七3個村莊,白竹山1個村莊,龍坑、前邊聶、聶樊袁3個村莊,鄭家、方家、李家、沈莊、王伯爵、竹林冷6個村莊,均隸屬于咸寧縣平治鄉(駐河……。 |
泉湖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龍洞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381114220。 |
泉湖村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陽三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30281002202。 |
世居方姓,為唐代高僧方干后裔聚居地,據《之源方氏宗譜》載,宋代方干后裔自桐廬蘆茨源先遷下方底,然后再遷此處定居。古時此處為沼澤地,數度洪水淤積成洲,洲中有二孔泉水涌發成湖與蘭江相通,故村名泉湖。1959年為女埠管理區泉湖生產隊,1961年為泉湖大隊。1983年為泉湖村。泉湖村受蘭溪市管轄、邊上有見坦村、穆塢村、馬嶺崗村、殿前村,物產豐富,人勤物豐,物產豐富村內企業:家具城、絲棉廠、機磚廠、微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