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崗村委會位于欄桿集鎮東南,東面沿滁河與全椒縣接壤,南與蘇灣鎮毗鄰,西與朱橋村委會相連。由原來的青崗、沿河、祠山廟、陳泗灣組成。境內有兩條村村通水泥路,一條是青崗至陳泗灣,長約2.6公里,另一條是青崗至大陳杞,長約1.8公里。該村的九門村還被確定為第三批新農村示范村,現已開始實施。青崗村委會下轄村民組27個,共有1420戶,人口約5800人。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較好,共有耕地面積約7000畝,主要生產……。 |
定遠縣池河鎮青崗回民村位于池河鎮境內S311省道北側6公里處,由原上陳、林河、青崗三村合并為青崗回民村。現青崗回民村西于桑澗鎮接壤、北于三和鎮練鋪村、東于劉鋪相接,全村耕地面積9376畝,盛產油菜、小麥、水稻,國務院重點整理項目1.5萬畝(其中青崗500畝)土地以成功流轉,為我村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好路。我村轄27個村民組,1050戶,由回、漢、苗、藏四個民族組成,總人口4100人,(其中回民10……。 |
青崗村位于洪巷鄉西南方向,西南面臨練塘圩,東北面臨二十四圩,湖青路從北到南從村經過、劉土路從東到西經過我村,南面鄰接長江,交通便捷,水系發達。 本村現有人口3600余人,總耕地面積3000畝左右(其中水田2000畝、旱地1000畝左右)由于我村地勢高低不平,屬典型的丘陵地帶,成片耕地少,不利于發展規模生產,再加上水利設施不配套,全村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的人員較少。近年來,隨著水利設施的改善……。 |
根據當地的地理實體以及地青崗樹眾多,故稱青崗村。1949年解放后屬于宕昌區將臺鄉轄區,合作化時成立紅旗二社,1962年體制調整成立,文革中與羅家合并為先鋒大隊,1971年恢復大隊。1984年前稱青崗大隊,后稱青崗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青崗村……。 |
解放前在青崗岔建立大隊,故名。1949年曾屬果園區,1955年劃為七里河區七里河公社后為西果園公社,在1960年成立青崗大隊,在1983年改為青崗村民委員會至今,屬西果園鄉管轄,2003年隸屬于西果園鎮管轄。青崗村……。 |
青崗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佛崖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02116223。 |
據調查,在公元1600-1700年間,我村來了不同地方的游民,如:現今河南省、四川省、甘谷縣、五山縣,發現青青的山崗上綠幽幽的一片,小溪清澈見底,風景優美,故名。1958年為定西縣香泉公社青大隊,1984年更名為定西縣香泉鄉青崗村,2005年更名為安定區香泉鎮青崗村。青崗村……。 |
梅州市五華縣青崗村青崗村轄8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680戶,人口3556人;全村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35畝。青崗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1400-1800mm,氣候特征夏季炎熱高溫,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經濟作物有高產糧和高產蔬菜、烤煙,村特色經濟收入有,上一年青崗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萬元。近年來,青崗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果合柿種植,成果明顯,增加了農民的勞動收入。……。 |
青崗村位于鎮政府西南5公里處,距市區10公里。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700戶,2480人,村民代表45人,黨員82人,耕地面積2904畝,以農業、建筑和客運為主要產業,有各類企業、加工點13家,年人均純收入5252元,年集體收入6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洪。據查:遠古時期,村西南是四十里混江,江北岸高出地面四、五米形成臺地土崗,明朝燕王朱棣掃北時,陳、劉二戶遷來占田立莊,后續佟、胡兩家,形……。 |
青崗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大興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224105207。 |
西北角有一崗,上面長一層綠色苔蘚,四季常青。因村委在青崗,故名。1949年屬百廟崗區。1951年屬第七區。1955年屬萬隆中心鄉。1958年成立青崗生產大隊,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屬八一人民公社。1961年屬萬隆人民公社。1963年屬范村人民公社。1975年屬萬隆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青崗村民委員會,屬萬隆鄉至今。青崗村……。 |
青崗村是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石羔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3130005211。 |
因境內有青崗嶺,且用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1949年初屬六區通田鄉。1958年屬馬回嶺公社,稱通田大隊。1967年改名紅星大隊。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更名青崗大隊。1984年改為紅星村。2002年與通田村合并更名為青崗村。青崗村……。 |
青崗村位于長治縣西南山區,全村150戶,人口500余人,全村9個村民小組,黨員35人,其中女黨員5人,三個黨小組,全村共有耕地534畝。……。 |
青崗村是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沱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0922104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