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村371戶,1852人,耕地1698畝,林地713畝,旱地249畝,園地210畝,漁塘31畝,勞動力1172個,2007年人均純收入3708元。全村0黨員36人,其中女黨員7人。種植業:烤煙880畝,交售煙葉2122擔;檳榔芋350畝,小米椒50畝,連城地瓜100畝。養殖業:養豬專業戶,養母豬10頭以上6戶,其中規模最大的謝家華,母豬近40頭,年產仔豬800多頭。耕牛130頭。運輸業:二部農用……。 |
橋下村位于仁壽鎮南部,面積10.87平方公里,海拔212米。轄畬村尾、何歷、合面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2011年末有405戶,1520人,總面積14550畝,其中林業用地9850畝,非林業用地580畝。耕地1370畝。橋下村有杉木林4360畝,毛竹林1610畝,生態林2162畝,經濟作物2660畝(其中柑桔2380畝),特色產品柑桔年產量850噸,煙葉600多畝。橋下村有二家私營企業,毛竹加工……。 |
橋下村位于大田縣文江鄉東北部,北面是奇韜鎮東佳村,西面是奇韜鎮文經村和文江鄉朱坂村,南面是文江村,距縣城有60公里,大田至奇韜的主干公路橫穿橋下村中心而過,交通便利,可直接通往三明、尤溪、大田、沙縣等地。全村群山環繞,風光秀麗,只有一個自然村,共97戶,總人口404人,分為3個村民小組。行政村總面積4800畝,林地面積3600畝,耕地320畝,森林覆蓋率75%,綠化率達82%,且木材蓄積量大,主要……。 |
橋下村,因橋下溪上游有座白石橋,故名。新中國成立前屬南岐保;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成立農會及鄉政府;1956年屬漁滄大隊管轄;隨著人口增加,為便于管理,1970年成立橋下大隊;1984年改為橋下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橋下村位于清流縣城北部方向。距離高速路口大約500米。全村屬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人口1080個,村民主要以務工經商為主。……。 |
清代屬德化縣封廓二鄉。1914年屬九江縣封廓二鄉。1936年劃歸黃梅縣,屬黃梅縣第四區封廓二鎮。1946年縣廢區制,屬復興鄉。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小池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萬能人民公社大墩大隊與橋下大隊。1959年大墩大隊與橋下大隊合并為幸福大隊,屬萬能人民公社。1961年撤社并區,屬分路區。1975年撤區并社,屬小池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橋下大隊,屬小池人民公社。1……。 |
橋下村地處龍塘鎮南面,全村現有村民小組9個,人口1347人,勞動力548人;村里有幼兒園一所,村衛生所二所,商店五家。全村現有耕地856畝,山林面積17500多畝,其中適合果業種植的待開發丘陵山有5000多畝。全村以臍橙、生豬和西瓜為主導產業,現有以臍橙為主的果林面積有800多畝,生豬飼養大戶有5戶,年出欄2000多頭,年種植西瓜250多畝。村里山清水秀,有多處百年樟樹林,雞鳴鶯啼之聲不時可聞,更……。 |
服務于橋下村群眾的一處村民委員會。1949年7月前屬新民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新荷區澄塘鄉。1958年成立澄塘公社橋下大隊。現改為橋下村民委員會。橋下村……。 |
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即地處在羅灣鄉通往北港方向的老橋下。唐屬官莊西道。1949年10月前,屬官莊鄉,1949年10月后屬四區官莊鄉,1956年成立2個初級社,1957年并為橋下高級社,1958年屬官莊公社官莊大隊,1962年從官莊大隊析出為橋下大隊,1964年又合并,1972年又分開,1984年更名為橋下村,屬官莊鄉,2001年屬羅灣鄉。2021年7月,撤銷羅灣鄉設立官莊鎮,屬官莊鎮。橋下村……。 |
1949年前后屬東館鄉,1950年屬基橋鄉,1956年屬東館鄉。合作化時期成立光明高級社,1958年成立橋下大隊,屬東館公社。1984年8月17日更名為橋下村民委員會,屬東館鄉。1999年5月24日撤鄉設鎮,屬東館鎮。橋下村……。 |
1949年7月前屬第六區潭坊鎮,1949年7月后屬第六區(梨溪區)潭坊鎮,1958年為梨溪公社橋下大隊,1961年屬潭坊公社,1967年改名紅橋大隊,1968年屬鳳岡公社潭坊大隊,1971年析出復置橋下大隊,1972年屬桃陂公社,1979年屬潭坊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時易名橋下村民委員會,2005年撤鄉并鎮歸屬鳳岡鎮,沿用至今。橋下村……。 |
橋下村是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觀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522103200。 |
因位于通駟橋下,故名。1948年為橋下村歸城區鎮管轄,1950年為橋下村,屬城關鎮,1958年為橋下生產隊歸龍游大隊所轄,1961年為橋下生產大隊,屬龍游公社,1983年并入龍游鎮,1984年政社分設后為橋下村委會,2005年,龍游鎮拆分為龍洲街道和東華街道,橋下村歸東華街道所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橋下村地處靈山江東岸,與龍游老城區東門隔江相望。因駐地在原通泗橋(今東閣橋)下,故名。村海拔42.6……。 |
橋下村位于北洋鎮西北部。東至潮濟村,南至聯宏村,西至坎頭村,北至嶺下村。有橋下1個自然村。現有人口350人。區域面積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畝,山林面積480畝。下轄4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橋下自然村。1951年土改時屬潮濟鄉,稱橋下村。1956年為橋下高級社。1961年稱橋下大隊。1992年北洋鎮、潮濟鄉、長潭鄉合并為北洋鎮,隸屬為北洋鎮。此地有一座橋,有橋上橋下之分,故名橋下村。……。 |
橋下因處南院咸豐橋(又稱水尾橋)下方得名。解放初屬南院鄉,1956年屬毛洋鄉。1958年建立橋下生產隊,屬羅陽公社毛洋大隊;1959年2月屬羅陽公社毛洋管理區。1961年9月為橋下生產大隊,屬毛洋公社。1984年5月改為橋下村,屬南院鄉。2011年4月南院鄉被撤銷,并入羅陽鎮。一直沿用至今。橋下村全村總人口740人,51戶,142人,低保戶14戶29人。支部共有黨員35人,黨員活動日定在每月16日……。 |
因村坐落于吳岙橋下側,故稱橋下。清屬寧海縣西鄉吳岙莊。民國屬吳岙鄉。1940年三門建縣時屬吳岙鄉。1949年解放初屬高吳鄉公所。1950年7月屬吳岙鄉。1955年、1956年先后成立老、新2個初級社。1958年冬稱橋下生產隊,屬高枧管理區。1962年11月稱橋下大隊,屬吳岙公社。1983稱橋下村民委員會,屬吳岙鄉。1992年5月,撤區擴鎮并鄉時,撤銷吳岙鄉,改屬高枧鄉。2013年11月屬珠岙鎮。橋……。 |